财联社7月11日(编辑杨斌)房企的债券融资环境正逐渐好转。
财联社统计注意到,上半年,境内地产债发行近2300亿元,同比降幅收窄。其中,房企ABS融资规模逆势增长,凸显存量资产盘活空间巨大。另外,房企境外发行债券规模也在低基数上有所恢复,部分民营房企实现境外债融资“破冰”。
业内预计,房地产政策环境维持宽松,房企可多渠道拓展融资现金流入。
地产债融资有所恢复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地产企业发行境内债券2270.19亿元,同比下降16.6%。尽管地产债融资依然在萎缩,但降幅有所收窄,去年上半年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约19%。
从地产债发行人的企业性质来看,仍以央企、地方国企为主。上半年央国企地产债发行规模占比约94.3%,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地产债占比5.7%。具体来看,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非央国企地产公司在上半年实现了新增发债,发行利率最高4.37%。
图:上半年非央国企公司发行的地产债

整体的融资成本方面,上半年地产债平均发行利率降至2.54%。期限方面,3年以上的债券规模占比76.5%。由于3月份万科、龙湖、中交地产等房企有大规模的债券到期,上半年地产债的净融资缺口扩大。上半年,地产债净融资-528.23亿元。
东方金诚相关研报指出,境内地产债由于近三年发债数量大量减少,前期债务化解取得部分进展,2025年偿还压力已显著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房企通过ABS融资958亿元,同比逆势增长4.8%。中指研究院认为,ABS融资对房企的重要性日益显著。ABS发行占比提升表明存量资产盘活空间巨大,融资渠道向手握优质持有型资产的企业开放。
另外,房企境外发行债券规模在低基数上有所恢复。上半年,地产美元债发行规模48.83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其中,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和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相继实现境外债融资“破冰”。
中证鹏元指出,2023年以来民营地产企业境内债融资高度集中在绿城、美的置业和杭州滨江集团,境外融资主要是出险企业发行的重组类债券。6月新城发展成功发行美元优先票据,标志着时隔近3年,首家民营房企重启境外资本市场融资,有望带动更多优质房企重启海外融资,缓解行业流动性压力。
房企境内外债务重组捷报频传
此外,近期,房企境内外债务重组捷报频传。7月9日晚,龙光219亿元境内债重组方案获债权持有人通过。此外,时代中国、金轮天地、融创等房企境外债重组已基本获债权人通过,将进行聆讯;旭辉向债券持有人定向发送了境内债券重组的全面优化方案;正荣地产就境外及境内债务制定新重组计划。
展望下半年,中指研究院认为,房地产政策环境预计维持宽松,各项已出台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实,但城市及项目分化行情或将延续。企业还应结合销售拿地情况,提前筹划现金流,防范资金链风险,积极利用项目“白名单”机制、经营性物业贷、支持房企发债、定增、公募REITs和持有型不动产ABS等融资政策,多渠道拓展融资现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