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东阳光(600673.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实现盈利,且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50%以上;预计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00.00万元到66300.00万元,同比增长比例157.48%-192.81%;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100.00万元到55100.00万元,同比增长比例159.73%-203.84%。
公司称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制冷剂行业生态、竞争秩序持续改善。第三代制冷剂(HFCs)作为当前的主流制冷剂,其供给端因配额管控而受限。随着全球第三代制冷剂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行业供需结构得到深度改善,制冷剂价格持续攀升,为公司经营利润的显著提升提供了强力支撑。
2、报告期内,受益于数据中心与储能行业等行业对于电子元器件需求的持续提升,公司积层箔与化成箔产能稳步释放,规模效应渐显,成本结构进一步改善。
3、报告期内,公司加速在智算中心液冷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一方面,与中际旭创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整合资源,打造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的完整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公司携手智元机器人及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合作方,共同成立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机器人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已实现营业收入,初步显现成效,为公司新增长曲线奠定坚实基础。
4、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事业部制变革,优化研产销协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升级大客户部机制,增强市场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精准调研客户需求,制定针对性销售策略,巩固战略客户关系,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利润率。
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电子元器件、高端铝箔、化工新材料、能源材料四大板块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电子元器件类、高端铝箔类、化工新材料类、能源材料类。
东阳光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1.99亿元,同比增长12.40%;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3.27亿元,同比扭亏。
东阳光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3.47亿元,同比增长18.28%;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181.53%;扣非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191.51%;负债率65.18%;毛利率20.27%;财务费用1.07亿元;投资收益2464.92万元。
2024年度显示,该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董事张红伟的薪酬为141.0万元;总经理、董事胡来文的薪酬为92.88万元;副总经理、董事张光芒的薪酬为93.36万元;副总经理、董事王文钧的薪酬为65.88万元;副总经理何鑫的薪酬为60.21万元;副总经理肖家宁的薪酬为84.23万元;董事李义涛的薪酬为173.2万元;董事会秘书刘耿豪的薪酬为87.72万元;独立董事覃继伟的薪酬为10.00万元;独立董事付海亮的薪酬为10.00万元;独立董事谢斌的薪酬为5.83万元;监事会主席、监事唐火强的薪酬为49.83万元;职工代表监事蔡志炬的薪酬为50.67万元;财务总监钟章保的薪酬为67.86万元。
截至7月11日收盘,东阳光的股价13.42元/股,总市值403.88亿元。(《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