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集团开始以百万年薪高调招聘短剧运营岗位。为吸引顶尖人才,京东为该领域核心岗位开出了45K—70K的月薪标准(20薪制),折算年薪可达90万—140万元。
招聘要求上表示,根据短剧市场内容流行趋势,建设短剧IP、剧本的分级体系,提升生产资料采买效率,为好剧数量负责。此外,京东还要求,该职位结合不同短剧内容类型,对用户画像及用户路径深度分析,协同推荐/产品等多方团队,共同完成业务增长目标。
无独有偶,对于短剧顶尖人才的招聘正在各地上演。掌玩以150万元年薪招募短剧内容负责人,山海开出200万元年薪招募AI研究院院长,麦芽以3万月薪招募销售管理主管,容量以5万元月薪从北京挖人才去杭州坐班……
据《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发布的数据,据调研估算,目前我国微短剧行业直接就业岗位约为21.9万个,涵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编辑、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预计我国微短剧行业可间接带动的就业岗位达42.8万个,微短剧行业总计支撑了64.7万个就业机会。
为什么对于短剧顶尖人才的招募如此火热?什么样的人才是短剧行业所需要的?
行业争相招揽的第一波对象,就是手握爆款的顶尖短剧编剧。
对顶尖短剧人才的招揽早已开始,随着京东的加入而愈演愈烈。据此前报道,短剧行业龙头红果在4月底更新剧本激励计划,单剧本保底提升至5万—12万元,分账比例统一提至20%,并实施“全生命周期”分账机制,编剧可长期获得收益。红果5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剧本分账总额突破4000万元,超100部短剧的编剧分账破10万元。
与此同时,短剧企业也在努力培养自己的“大脑”。在某招聘平台搜索“短剧编剧”,不限经验和学历的岗位月薪大多在8K—20K,而一些需要3年以上经验和爆款制作经历的主编岗位,月薪则已经开到了15K—30K不等。
头部企业更是求贤若渴。对于短剧主编,听花岛开出的入职月薪已经达到了30K—50K+高分成,要求是5年以上相关行业从业经验,产出过短剧爆款,可独立策划选题并执行,能引入并维护一流短剧编剧,可指导编剧精修稿件。
“招募一个顶尖短剧编剧,相当于招到了一个爆款制造机。”丰行文化CEO李涛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
重金招募爆款制造机的前提是,这个制造机已经制造了许多爆款,并且有源源不断制造未来爆款的能力。如果他/她能拥有综合能力,能做到推动业务持续增长,一人带一整个短剧团队,那么就会更加抢手。
“编剧、演员、导演,都必须有代表作,才能继续吃短剧这碗饭。换句话说,以往的爆款是生产未来爆款的必经之路。”一位浸淫短剧行业3年的从业者对南方财经表示。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下一句话说了出来:“这意味着,很多新人都没有机会了。”
多位演员和导演也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现在合作的团队大多是从2019年、2020年就一起有过工作经验的“老同事”,演员能够适应多种角色、导演能够驾驭多种题材。所以,招募拥有爆款经验的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掐尖”进自己的碗里,才是重中之重。
“我们急切地需要人才。也欢迎有想法、有技术的年轻人才加入短剧行业中。”枫叶互动副总裁南亚鹏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枫叶互动公司门口经常张贴一张招聘启事,也不断有人过来面试。
“短剧的票房在去年已经超过了电影票房,但短剧各方面的收入还没有达到电影的水平。也就是说,短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南亚鹏告诉南方财经记者,“我们现在一个月大概可以做30~40部,每周能稳定上线5~6部,我们希望在年终的时候能够做到每天上线一部新短剧。”
高强度、快节奏的短剧行业之内,拥有综合能力的短剧人才是多家公司招募的“当红炸子鸡”,爆款短剧编剧也是多家巨头争抢的“千里马”。在此背景下,IP千金难求,版权之争也随之而来。
近日,《歪出一片烟火人间》涉嫌抄袭《家里家外》,《破落宗大师姐》涉嫌抄袭《我不做剑主好多年》,《照殿红》短剧侵权同名小说……相似的剧情、反转、爆点,换一些角色,换一个背景,换掉男女主角,似乎就能生产出一个崭新的“爆款”,圈一波新的钱。
听花岛相关负责人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我们进行过交涉、投诉、发律师函等,一系列维权操作虽然对涉事方有一定的提醒和震慑作用,但是没有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中小版权方甚至表示:“我们觉得追溯盗版没有什么意义,看到了让大家投诉一下也就算了,还不如认真拍下一部短剧。”
业内人士认为,付费短剧的盈利路径正是这些钩子、反转和爆点,但免费短剧的风行又模糊掉了编剧、导演和演员对于一个精品作品打磨所需付出的时间精力,“很简单,因为不是用户付费,所以盗版对于版权方的收入降低不会直接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