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0 17:36:10 股吧网页版
欧方指责中国市场准入、补贴和所谓“产能过剩”等问题,商务部这样回应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高雅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发表演讲,指责中国市场准入、补贴、政府采购、出口管制和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

  7月10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对此回应称,事实上,欧方领导人的有关言论并未如实反映中欧经贸关系现状,也未反映双方经贸主管部门对话沟通取得的积极进展。

  她称:“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之间将有重要高层交往议程,希望欧方不带情绪和偏见地看待双方经贸关系,少指责、多沟通,少保护、多开放,少焦虑、多行动,凡事多商量,少去贴标签。”

  “中方愿与欧方一道,以中欧建交50周年为契机,相互扩大双向市场准入,加强政府采购和出口管制对话,深化产供链合作,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支持世贸组织就产业补贴政策开展讨论,为全球气变治理展现更多大国担当。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何咏前称。

  在此前一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毛宁也对相关问题表态称,中国的发展是欧盟的机遇而不是挑战。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稳定力量、最可预期的确定因素,希望欧盟也可以成为中方可信任、可预期的合作伙伴。

  “中欧经贸体量巨大,合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分歧摩擦在所难免。建交50年来,中欧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每一天的贸易额相当于建交时全年的贸易量。希望欧方用更加全面、客观和积极的态度看待双方经贸关系,不能只夸大分歧、不谈合作,而是应通过双向开放促推中欧经贸向上向前平衡发展,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贸易摩擦,避免把具体问题扩大化、将经贸问题泛安全化。”毛宁称。

  中方一一回应欧方经贸关切

  何咏前对欧方的经贸关切进行了详细回应。

  关于市场准入,她称,中国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已经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并主动通过进博会等平台扩大自欧进口,为欧盟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反观欧盟,近年来,以公平贸易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滥用贸易救济工具,并利用国际经贸规则空白,创制与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和自由贸易精神不符的单边工具,频繁对中国企业发起外国补贴等调查,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倒退,营商环境持续恶化。”何咏前说。

  关于补贴问题,何咏前表示:“欧方搞双重标准,苛求他人,疏于律己。欧盟历史上就是补贴大户,对飞机、农业等领域补贴都被世贸组织裁定为违规。近年来,欧方非但没有纠正错误做法,反而变本加厉,不断加大补贴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到2030年间,欧盟就计划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成员国提供的补贴更是层出不穷,高达数千亿欧元。”

  关于政府采购,何咏前称,欧盟公共采购市场远非欧方所标榜的那样公平开放,实际上存在不少隐性壁垒,甚至出台政策鼓励购买欧洲货,受到很多国家公开批评。欧方还利用国际采购工具,采取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方才不得不采取对等反制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利益。

  关于出口管制,何咏前说:“中方已多次强调,中方的出口管制是审慎适度的。纳入出口管制的物项,远远少于欧盟。中国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规的,我们专门为欧洲企业建立了加快审批的绿色通道。欧方非但没有赞赏中方所做的努力,反而对中方横加指责,更过分的是,欧盟高技术出口管制审批拖沓,程序繁冗,严重影响中欧产供链稳定。”

  关于所谓“产能过剩”,何咏前重申:“中方已经多次阐明立场。首先,衡量是否产能过剩,不能单纯以产量和出口量作为标准,否则欧洲多年来大量出口飞机和汽车,这岂非早就在输出过剩产能?其次,中国新能源产业从全球视角和中长期看,并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反而有产能缺口,欧方指责毫无道理。再次,中方一直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最后,中国的绿色产品非但没有冲击欧盟市场,反而助力欧盟绿色转型,令欧盟产业和消费者受益。因此,过剩的不是中国的产能,恐怕是欧方因为长期研发投入不足,产业竞争力下降而引发的过度焦虑。”何咏前表示。

  毛宁在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也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是双方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年份。我们希望欧方真正树立更加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奉行更加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希望欧方认识到,当下需要再平衡的是欧方的心态,而不是中欧经贸关系。当前动荡形势下,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加强互利合作,妥处分歧摩擦,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中美经贸高层8月初会面?

  近日,美国商务部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表示,他与其他美国高级贸易官员可能会在8月初与中方谈判代表会面。

  有记者就此进行询问,何咏前表示,今年5月以来,在中美两国元首共识指引下,双方经贸团队在日内瓦和伦敦举行了经贸高层会谈,达成了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并抓紧落实有关成果,稳定了两国经贸关系。

  “目前,双方在多个层级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继续加强对话沟通,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落实好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何咏前说。

  另有记者就中国政府是否已采取相关措施打击关键矿产转运和走私行为提问,何咏前表示,锑和镓等战略矿产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管制,对其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为坚决防止非法外流,今年5月,中国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已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相关信息可在商务部网站查询。同时,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也充分考虑各国对上述战略矿产合理民用需求,依法依规对相关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并批准合规申请。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