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前,上海有10位高成长企业的创始人,参加了一场特殊的下午茶——与市经信委、市人才工作局、市发改委、市科委等政府部门及投资机构面对面,提诉求、话发展。不少创始人说,这是他们首次与市级政府部门见面,企业的想法当场就获得回应及后续对接路径,非常暖心。事实上,如此零距离沟通的政企下午茶,正是7月9日正式印发的《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内容之一。这是上海首次细分企业成长阶段、对高成长企业专门制定的扶持政策,并明确到2027年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的目标。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纳入国家部署。独角兽企业,多指成立10年以内、估值10亿美金以上的未上市创业公司。瞪羚企业,是指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为支撑,已跨越初创困难期进入高成长阶段的企业。
此次行动方案专门划分了瞪羚、潜力瞪羚、独角兽、潜力独角兽四类企业。行动方案包含七大行动共21条举措,针对上述四类企业均有相应行动。
如针对潜力瞪羚有精准化服务行动,提供创业辅导、资金和企业申报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支持等;针对瞪羚企业有跨越式发展行动,支持股权融资、强化空间保障,企业重大产业项目可列入全市重大工程;针对潜力独角兽有创新引领行动,推动央国企开放创新资源,将潜力企业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针对独角兽企业有价值跃迁行动,包括加强上市辅导、提供直接投资支持等。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形成“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即培育400家潜力瞪羚企业、300家瞪羚企业、200家潜力独角兽企业和100家独角兽企业,力争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市经信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每年评选发布一次瞪羚(潜力)、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并对初次入选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200万元奖励。
下阶段,市经信委将明确目标企业,将高成长企业纳入市重点企业“服务包”范围,并积极帮助对接资源、搭建平台,如高成长企业创始人“下午茶”活动、“百场万企”等对接活动,以及“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