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关税博弈以及地缘政治冲突频发激发的市场震荡,加深了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认知,风险偏好随之下降。投资者既怕踏空,又怕套牢,心态在两者间摇摆不定。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任何预判都显得十分脆弱。此时,定投或许是一种能帮助投资者“有备无患”的合适策略。
定投,是确保投资者筹码在握的良方
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持有仓位,持续参与”是获取收益的基础。关键在于如何有效降低市场波动对投资体验的冲击。
什么是定投?
定期投资,即在固定时间间隔(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以固定金额(如100元、200元等)投资于指定开放式基金,专业优势显著:
- 分批入场,规避市场择时风险;
- 分阶段投入,平滑市场波动对组合影响;
- 缓释风险、摊平成本,适配震荡行情。
简言之,定投助力投资者降低现金流压力,淡化择时干扰,持续在场,静候行情。
投资举棋不定时,不妨定投宽基指数
定期投资与指数型基金堪称“黄金搭档”,二者结合可产生显著协同效应。指数基金以透明度高、费用低、风险分散著称,其中宽基指数基金尤为优质。宽基指数覆盖多行业多股票,反映市场整体走势,按市值与成交量编制,风险分散特性突出,降低赛道选择困扰。定期投资宽基指数基金,可精准把握宏观经济趋势,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红利。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其成份股为沪深两市规模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是A股核心资产代表。该指数受政策支持,受市场关注,在行情来临时往往具备强劲向上动能。
不妨以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沪深300ETF即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为投资对象,通过真实的数据回测来检验定投是否呈现优于一次性投资的特质。
具体步骤如下:
测算对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
测算区间:2015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
定投频率:区间内每月1号,如遇节假日则顺延
每期定投金额:1000元
分红方式:红利再投
根据Wind计算,所得结果如下:

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到,在大部分时间段内,定投对投资起到了一定的收益优化效果,仅有少部分区间内未能跑赢一次性投资。但定投对淡化择时干扰、纾解现金压力的作用更值得重视,譬如每月拿出数百至1000元投资对投资者或更为轻松,也为投资者长期扎根市场提供助力。若以绝对收益目标俯瞰投资全程,“跑得远”更甚于“跑得快”。
ETF盘盘看
近年来,A股ETF基金经历了蓬勃旺盛的发展,为投资者打造了丰富多元的选择——截至2025年6月30日ETF共1194只,规模42992.2亿元,宽基ETF和行业主题ETF则是两个主要的投资方向。
宽基ETF,把握核心资产
沪深300指数因融合“传统价值与新质生产力”(调样后新兴产业权重提升),成为核心防御工具,投资价值毋庸置疑。从变化趋势来看,沪深300ETF更是不断支撑宽基ETF扩容、加速迈入高质量的主要动能——2025年6月,宽基ETF总规模为22284.9亿元,增加450.9亿元,主要集中在沪深300,规模达到10523.7亿元。(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
沪深300ETF规模TOP10

整体来看,沪深300ETFA股市场呈现规模扩大、头部集中、资金分化等特征,处于稳步增长与结构调整并行阶段。
行业ETF,锚定结构性主线
行业类ETF专注于特定行业,能够帮助投资者精准把握该行业的增长潜力。例如,投资科技行业ETF可以分享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前沿技术的发展红利;投资新能源行业ETF则能捕捉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的机会。
行业ETF总市值TOP10

挑选ETF基本法
无论是宽基ETF还是行业ETF,在投资者没有精力和专业能力去识别基金背后掌舵人即基金经理的专业素养、投资策略、实战经历时,不妨把握“规模与流动性”两个关键指标——尽量挑选规模大、流动性高的ETF。这类ETF通常有以下优势:
交易成本低:
规模大、流动性高的ETF通常有较高的交易活跃度,买卖价差(即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差额)更小。这意味着投资者在交易时能够以更接近市场价格的成本完成买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跟踪误差小:
规模大的ETF通常能够更精准地跟踪其标的指数。这是因为它们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来复制指数的成分股结构,减少因成分股调整或市场波动带来的跟踪误差。
交易通道顺畅:
高流动性的ETF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随时买入或卖出,而不必担心找不到交易对手。这种灵活性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交易波动更小:
规模大、流动性高的ETF能够承受较大的交易量而不会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这对于机构投资者或大额资金的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可以在不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完成大额交易。
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与投资难度升级的背景下,投资者愈发重视资产合理配置,追求中长期稳健回报,并倾向于科学理性投资。定投高度契合投资者的需求,或能开辟稳健投资路径,助力笃行于市场风浪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