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文旅消费的传统旺季。为激发暑期消费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份至8月份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据悉,暑期消费季期间,各地将围绕消夏避暑、滨海度假、观演赏剧、赶集看展、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暑期文旅消费热点,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
近期,多地结合暑期消费特点,积极推出促消费活动及惠民措施,充分发挥暑期效应,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例如,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宣布,陕西将策划推出暑期文旅活动1216项2792场、夏季旅游精品线路111条,发放价值2000余万元的暑期惠民卡券。
四川提出,7月份至9月份消费季期间,四川将特别推出暑期消费季大礼包,发放6565万元暑期文旅消费券。
7月8日,浙江省商务厅等12部门发布的《“激情浙夏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力争暑期(7月份—8月份)全省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超2000场。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推出的暑期促消费政策与活动直接降低消费成本,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预计将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发放暑期消费券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助力暑期消费市场繁荣。”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各地把握暑期消费旺季时间窗口,适时推出文旅消费活动、发放消费补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发放补贴、举办文旅活动外,各地还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探索“夜游+”“演艺+”“赛事+”等融合消费形式。
在上海,以“夜来上海,共赴热爱|NightLiveGoesOn”为主题的2025上海夜生活节,推出潮流运动之夜、电竞生活月、申夜现场音乐季等上海市首批130个主题特色夏夜活动以及“公交+消费”“游船+消费”等一批特色场景。
浙江在《行动方案》中明确,推广“餐饮+”融合引流模式。开展“餐饮活动进商场助消费专项行动”“味美浙江百县千碗+地方特色”等主题活动,打造“餐饮+百货零售、体育赛事、文旅演艺”融合引流的消费新热点、新场景。
江苏提出,利用暑期叠加“苏超”赛季契机,将结合赛程安排,举办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家门口”看大展、赏好戏、享非遗系列活动。同时,不断完善“足球+城市IP+文旅消费”复合生态链,吸引更多人“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
付一夫表示,夜经济、赛事经济等新消费场景营造出沉浸式的消费氛围,为消费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从而激发其消费意愿。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活动能更大程度上带动客流量,拉动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领域的消费。
洪勇认为,夏日中的“夜游+”“演艺+”“赛事+”等复合式消费场景,通过融合文化、旅游、体育等多种元素,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促进消费升级。这种模式还推动了消费链条的延长,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结构。
谈及如何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洪勇建议:“政策层面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如简化消费流程、提高消费便利性、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举措,来激活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付一夫表示,在行业层面,各相关企业应捕捉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针对当前年轻消费者对于情绪价值的追求,进一步创新消费场景,推动业态融合,推出更多富有体验感与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