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0 00:39:00 股吧网页版
演唱会经济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
来源:证券日报

  进入暑期,各地演唱会如火如荼地举行。鉴于部分演唱会“一票难求”,有观众甚至选择跨城观看,“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正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常态。

  7月6日,粉丝陈华(化名)从安徽坐高铁来到北京,观看林俊杰的演唱会。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跨城而来只为在现场聆听那些熟悉的旋律。

  嘉世咨询发布的《2025中国演唱会市场现状报告》显示,跨城观演成为主要消费趋势,愿意前往周边城市观演的受众比例达到55.2%。

  粉丝郁敏(化名)最近也在收拾行李,准备去西安观看鹿晗7月11日的演唱会,他告诉记者:“刚好趁这个机会去看看兵马俑、大雁塔,既能看演唱会又能旅游,一举两得。”

  演唱会经济对城市消费有明显带动作用,演唱会就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的拉动比高达1∶4.8。据艾媒咨询数据,中国居民观看演唱会的预算集中在1001元至3000元之间,其中花销主要为住宿、餐饮、交通。猫眼专业数据显示,一场观众超4万人的演唱会,平均可带动餐饮、交通、零售、住宿等综合消费达4500万元。

  广州艾媒数聚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评估演唱会综合效益及消费拉动作用,可从直接效益、间接效益、长期效益三方面看。直接效益包括数万人规模的演唱会票价收入和演唱会周边产品销售;间接效益体现在观众在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长期效益则主要体现在城市知名度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演唱会经济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酒店、景区及餐饮消费。同时,一场成功的演唱会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长远来看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张毅进一步表示,演唱会多在暑期举办,能够助推夜间消费,同时也催生了新消费业态,促进文旅融合,形成打卡效应,带来更多衍生消费。

  为了紧紧抓住演唱会这波“流量”,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活动。

  例如,近日,山东临沂文旅集团推出“听歌游临沂”套餐,持有刀郎全国任意场次演唱会门票(含电子票根)的游客,可免首道门票游览沂蒙山龟蒙、云蒙景区等10家核心景区。此举是围绕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临沂站)设计的文旅融合创新项目,旨在将演唱会流量转化为城市文旅消费增量。

  日前,“2025年跟着演唱会游杭州”第二期活动启动,并全新升级杭州演唱会门票功能。全球乐迷可以通过大麦网等购票平台,在杭州演唱会的前后三天内,凭演唱会门票享受杭州“文旅大礼包”,让每场演唱会都成为深度探索杭州的起点。这是杭州文旅继5月23日推出“演唱会+演艺”超级联动计划后的又一项福利,通过整合演出、景区、酒店等优质资源,打造“一票通享”的文旅消费新模式,培育“跟着演唱会游杭州”的新型消费习惯,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另据记者了解,近日,青岛已建立文旅、商务、体育、会展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通过“票根经济”撬动文旅大消费。今年暑期,青岛将上演10场演唱会。

  目前,演唱会市场增长势头强劲。道略音乐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5月份,中国总演出场次达330场,同比增长20.9%,观众达448.4万人次。据相关机构预测,今年暑期演唱会将迎来新高峰。在文旅共振的浪潮下,这把“火”会越烧越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