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要求在工业、信息通信、能源、互联网、金融、公共机构六个领域,对照《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推荐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类型包括智能计算中心、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
伴随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迅猛崛起,数据中心作为关键性基础设施,其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愈发引人注目。为加速推进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已连续举办多年,通过政策指引、标准构建及示范带动,力促数据中心产业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体系。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相关举措,对能源利用效率的考量正不断深化与细化,这种导向的升级,正促使企业主动转变能源使用结构,不仅加速了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步伐,更推动企业在能源管理领域展开深度创新,如自主研发前沿能源管控系统、优化现有能源利用方案等。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与存储硬件以及冷却系统均属于高耗能设备,全天候满负荷运行的刚性要求致使数据中心已然成为能耗领域的“大户”。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运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关键举措,在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中,就明确提出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数据中心所在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积极利用储能、氢能等技术,具有较强用电负荷调节匹配能力。”
吴琦说:“可再生能源与数据中心的深度融合,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变革。它要求企业具备多维度、深层次的技术整合能力,不仅要精通微电网控制技术,实现能源的精准调配与高效利用,还要掌握储能系统优化技术,以应对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同时,还需熟悉碳交易管理规则,在碳市场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那些能够率先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并形成完整技术体系的企业,无疑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构建起难以逾越的技术护城河。”
宁夏枢纽是“东数西算”工程八大算力枢纽之一,在这里落地的中交智数谷(宁夏·中卫)项目一期将在2025年8月份投运,中交智数谷(宁夏·中卫)总经理韦星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交智数谷投运后,可通过中国算力网与深圳算力枢纽互联,将宁夏中卫的绿色算力与深圳的算法、数据优势结合,形成“西部训练+东部推理”的协同模式。
韦星屹说:“为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算力,我们一方面开展零碳数据中心专项规划的研究,为我们未来数据中心的投资建设,包括分阶段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设定道路;另一方面,在区域内探索集中式光伏和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实践。”
可再生能源利用已然成为新建数据中心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随着多能互补体系的日益完善,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优势愈发凸显,也推动数据中心生产与运营企业加速将数据中心从高耗能的“白色空间”向低碳化的“绿色建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