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外交部消息,7月12日至18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将是阿尔巴尼斯担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距离他今年5月连任仅两个月。
身在西方“朋友圈”,顶着“印太盟友”“北约伙伴”的头衔,这位澳大利亚总理的外交“路数”有点打破常规。
连任两个月来,既未造访白宫,也未出席北约峰会,却火速安排了一场长达一周的访华之旅,怎么回事?
“中国一周”
“我期待去上海、北京和成都,我的访问将从周六(12日)开始。”
阿尔巴尼斯8日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公开表达对访华的期待。
七天三地,阿尔巴尼斯的“中国一周”将如何展开?
尽管总理本人未透露更多细节,但从各方“剧透”中已隐约看到一张繁忙的日程表。
北京一站,阿尔巴尼斯将参加中澳总理年度会晤、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还将会晤中国领导人。
还有消息人士称,阿尔巴尼斯或将出席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访问上海和成都期间,他将与商界、旅游业和体育界代表会面。据悉,他还将在上海向约200名商界领袖发表午餐演讲。
此次跟随阿尔巴尼斯访华的还有一支阵容可观的商业代表团。
据报道,这支代表团由14人组成,包括麦格理集团和汇丰控股澳大利亚分公司的高管,以及来自福特斯克金属集团、博思格钢铁集团、力拓集团和必和必拓集团的代表。
寻找可靠伙伴
两年内两度以总理身份访华,阿尔巴尼斯已成为访华频率最高的澳大利亚总理之一,以至于澳国内舆论担心他“过于亲近中国”,质问道:连特朗普都没见,为何就往中国跑?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认为,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不仅仅是对去年李强总理访澳的礼节性回访,更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的一次重要举措,凸显澳方想在不确定的世界格局中寻找更可靠的伙伴来塑造确定性,“这个伙伴显然是中国”。
对中国的重视源于澳大利亚认知与需求的变化。
首先,澳方转变对华认知,充分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
陈弘说,阿尔巴尼斯在第一任期时修复中澳关系,澳方对中国认知有所纠偏。所以,再次执政后,阿尔巴尼斯很快选择访华,体现澳方对中国的重要性以及中澳关系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判断和认识。
这从此次突破传统的行程设计上可见一斑。
时间上,为期一周,远超通常两三天或最多三四天的安排。
地点上,选择上海、北京、成都,不同于以往仅访问上海、北京两地的常规路线。
“加成都一站,不仅仅与成都是内陆城市有关,更体现出澳方将中国作为全面战略伙伴来看待,希望在技术、新产业、服务业等各方面展开战略合作,而不只是把中国视作一个战略或地域符号。”
访问“大熊猫之都”也被认为呼应了李强总理去年访澳时首站到访澳大利亚唯一拥有大熊猫的动物园,延续两国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的势头。
其次,面对不确定性加剧的世界,澳大利亚作为中等国家,对确定性的需求更趋强烈。
在澳大利亚眼中,传统盟友已日益变得不可靠。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强化“美国优先”、将盟伴关系工具化,美澳之间矛盾尽显。
比如,即使澳大利亚对美贸易逆差,却仍被强加10%“对等关税”。
又如,美国还要重新审查美英澳“奥库斯”核潜艇协议。
“在此情况下,澳大利亚更需考虑自身利益,包括政治稳定、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捆绑在美国战车上。”陈弘说,用阿尔巴尼斯的话说,澳大利亚外交必须以“澳大利亚方式”来进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尔巴尼斯此访适逢中澳关系重要节点——今年是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第二个10年,使得此访具有特殊意义。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愿同澳方一道,以此访为契机,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拓展务实合作,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澳方也有评论指出,此访将展示澳大利亚的“友好姿态”,确保两国关系积极发展,行进在稳定的轨道上。
经贸合作看点
深化经贸联系被视为阿尔巴尼斯此访重点议程。
阿尔巴尼斯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澳贸易总额近三分之一。此次访问将重点讨论加强两国经济关系,他希望为澳大利亚人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据澳大利亚政府网站介绍,两国领导人将就全球和地区问题以及贸易、旅游等领域的双边合作交换意见。
“经贸关系是中澳关系的稳定器和推进器。”陈弘指出,在经贸议题上有三个看点值得关注。
第一,期待重启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今年是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十周年,升级谈判在莫里森政府期间被搁置。如今,在中澳关系向好态势下,重启谈判未来或可期。
第二,拓展经贸合作新领域。
在夯实农业、矿产等传统合作领域的同时,中澳也将探索新的合作空间和增长点。
陈弘表示,中澳在清洁能源、绿色钢铁、金融业、养老服务、高科技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以高科技为例,澳大利亚在创新、科研方面能力强,但受资金、人力资源等限制,与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有很大合作空间。
“不过,澳方需摒弃冷战思维,避免将高科技合作政治化、泛安全化。”
澳方此次还专门提到旅游合作,显示其渴望推进旅游业发展。
陈弘说,旅游业是中澳合作的重要领域,疫情后已稳步回升,有利于拉动两国经济、增进民间交流。但提振旅游业也需要双向互惠。比如,中国对澳大利亚实施免签政策后,方便更多澳大利亚人来华。目前,澳大利亚尚未对中国实施免签或其他相关的互惠便利签证政策。
第三,共同稳定和维护亚太贸易格局。
由于美国破坏全球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经贸秩序,亚太地区需进一步稳定和维护当前的贸易格局。
作为两个重要亚太国家,中澳预计会在塑造地区稳定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小心“绊脚石”
2023年11月,来自左翼的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首次以总理身份访华,打破两国长达7年的外交僵局,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澳大利亚舆论指出,阿尔巴尼斯此次对中国的长时访问说明在经历了莫里森当政数年的紧张局势后,北京与堪培拉的关系已实现正常化。
在陈弘看来,中澳关系在阿尔巴尼斯任内不仅得到修复,还实现了全面稳定,目前正在全面改善并向更高层级发展,但未来也需要小心“绊脚石”。
一是澳国内反华势力和反对党的压力。
二是美国因素影响。澳大利亚若紧跟美国“印太战略”,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附和美国,将不利于中澳关系及地区稳定。
陈弘指出,中澳关系不应受美澳关系波动影响,应保持独立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