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9 23:30:20 股吧网页版
脑机接口技术加持 抑郁症患者大脑被“解锁”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钱童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分享了一名病史长达16年的抑郁症患者在接受了脑深部电刺激(DBS)结合脑机接口(BCI)技术的创新疗法后走出抑郁的病例。

  这名32岁的患者自初中起就患有语言障碍,社交退缩等。据称,他曾尝试过各种抗抑郁药物以及中医调理甚至民间偏方,甚至尝试了电休克治疗,但只能带来短暂缓解。患者去年年初就诊时,被评估为抑郁症状已侵入大脑 "情感环路" 的核心枢纽,这是一种被称为“终纹床核-伏隔核”的联合区域,传统疗法如同隔靴搔痒。

  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孙伯民教授团队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决定为患者实施“终纹床核-伏隔核联合闭环神经电刺激术”。这一创新疗法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BS)结合脑机接口(BCI)技术,通过两根带有16个刺激触点的细电极植入患者大脑“情感环路”的关键节点,进行精准调控,颠覆传统抑郁症治疗的局限,打破抑郁的“死循环”。同时,借助脑机接口技术,医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的界面调试参数,将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调至个体化的参数值。

  孙伯民表示,这项技术为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治疗打开了突破口,目前该技术已延伸至难治性强迫症、抽动障碍等疾病治疗。“与电休克可能造成的记忆损伤不同,它通过微创植入实现长期调控。”他解释称,“而对比需要终身服药的传统方案,则避免了肝肾损伤等副作用。”

  孙伯民同时指出,DBS联合BCI技术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但可以为走投无路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微创的干预可能。他表示,目前这种新疗法临床已经治疗了30多例。“现在病人分流比较厉害,有无创神经调控治疗,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等,还有聚焦超声的磁波刀等。”孙伯民说道。他还强调,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抑郁症正在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精神疾病,而且年轻化趋势严重,抑郁症患者年龄越来越小。据中国科学院最新研究发现,中国的抑郁症患者规模近一亿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其中五成抑郁患者为在校学生,而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至20%,需要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