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黄先生。我已经在国外了。每个人的智商与他们的财富是相匹配的。因为你们的财富与智商不相匹配,我要让你们匹配一下,我只是拿走了你们不属于符合你们智商的财富,希望你们能感谢我。感恩我。铭记这次的我赐给你们的教训。”近段时间,在各个新组建起来的“鑫慷嘉”投资者群中,人们转发着这样一张微信截图。

截图中的“黄先生”,正是“鑫慷嘉”平台的操盘手。2025年6月26日,“鑫慷嘉”平台的投资者发现账户资金无法提取时,平台操盘手在微信群里发出了这段留言。
目前尚没有确定的数据披露受损投资者人数和金额,但据投资者相传,此次涉及金额约130亿元,投资者大约200万人。
第一财经在调查中发现,“鑫慷嘉”平台疑似一个“庞氏内核+传销架构”的资金盘,以虚拟资产投资为由头,以稳定币为支付手段,通过“拉人头”入会的方式聚拢资金。最终,操盘手将手中的稳定币通过“混币器”快速实现跨境转移。
而“鑫慷嘉”并非个例,近期,随着稳定币火热,第一财经在币圈发现,在传统金融体系外,有大大小小的资金盘暗流涌动,圈子里称之为“橡木”(项目),这些资金盘引入稳定币支付,为了赚取“橡木”初期的高额收益,不少投资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庞氏内核+传销架构
据投资者介绍,“鑫慷嘉”成形于2021年,“最初说是做石油现货交易,后来做衍生品交易,并对接了DGCX(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投资者陈女士对记者说。
“鑫慷嘉”曾对外标榜为“DGCX中国分站”,借此吸引公众投资,该公司宣称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中东进行黄金、石油、外汇的期货交易,最高回报达到日息2厘(0.2%)。

然而,DGCX从未承认过该平台,并在公众号多次发布警示,最近一次警示是在4月8日,DGCX称,在中国并未设立任何合作伙伴关系或关联机构,任何声称与DGCX存在此类联系的实体或个人,均未获得DGCX的官方授权。
“需特别注意目前网络上流传的DGCX应用程序并非由DGCX授权或开发的投资应用。我们强烈建议投资者保持警惕,避免下载不明软件、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不明二维码。”DGCX称。

为了实现“拉人头”的目的,“鑫慷嘉”设立了兵团式9级架构制度,从上到下依次为司令员、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规定了不同级别的晋升需要达到不同的直推数量,并给与相应的奖励标准。
以班长为例,参与者缴纳一定费用成为会员后,要实现3个直推才能晋级为班长,直推1人可以获得10 USDT;而司令员级别要达到团队19683人及直推50人,直推1人获得150 USDT,保底薪酬为12000 USDT。

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就是这样被朋友拉进来的,“朋友告诉我,这个投资是合法合规的,收益还高,到处都有他们的广告,还说我家乡很多人参与其中。”陈女士说,她本来是要拿着钱去开店的,但朋友劝她说开店也不一定赚钱,还要付房租水电。陈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多张“鑫慷嘉”的宣传照片。

陈女士说,本想投进去1个月就提现,但平台说要投资2个月之后才能提现,结果2个月之后,等待她的却是平台爆雷的消息,“6月27日早上,微信群就解散了,群主也把我的微信删了。”她说。
第一财经发现,“鑫慷嘉”的关联企业是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实缴资本却是0元。并且,该公司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记者调查了解到,为了不断诱导投资者加大投入,“鑫慷嘉”平台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比如,投资50万元送“特斯拉Model 3”。而在“鑫慷嘉”交易平台上,会员下载或链接DGCX鑫慷嘉数据APP后,跟随所谓的“老师”进行操作,预测后续行情涨跌方向,以获得高额收益。
此前,赣州市章贡区金融服务中心曾联合当地公安等部门排查发现,位于赣州市章贡区赣江街道人民巷30号的伟昌铝材门店出现线下聚集,宣传投资“鑫慷嘉”平台能获取高额回报。据现场会员介绍,会员每天会收到两个交易指令,只要按照指令下单每天可获得1%收益,57天可赚回本金。但事实上,平台交易行情和走势均可由后台随意操控和篡改。
稳定币成为资金盘支付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资金盘不同的是,“鑫慷嘉”平台通过虚拟币USDT(泰达币,全球最大稳定币)参与项目和进行资金结算,用户需购买USDT进行充值,但是由于操作难度大、步骤复杂,很多被拉进来的新人选择将人民币转给上级,再由上级兑换成USDT入金。“鑫慷嘉”的内部计价、收益回报及出金等同样以USDT为单位。
“我们有个群,群里有100个人左右,我们自己不会入金,就把钱转给群主,群主‘U进去’,至于最后钱去了哪里,我们也不是很清楚。”陈女士说。
事实上,在我国,虚拟货币投资早在2017年就被监管叫停。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内地多家比特币交易平台随后陆续宣布停止交易业务。
2021年,虚拟币交易炒作有所抬头,当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下称《通知》),强调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背公序良俗的,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
事实上,在此之前,多地监管、公安机关已察觉“鑫慷嘉”风险,累计发出十余次风险预警。
4月25日,阳山公安称,近期,我县部分群众反映,有机构以“虚拟货币投资”“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拉人头、层级返利等方式吸纳资金,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在典型案例中提到了“鑫慷嘉”平台,其风险特征包括:以“投资虚拟币高额回报”为诱饵,需缴纳7000元/期入门费;通过“直推奖励”“团队佣金”诱导拉人头,层级返利涉传销;关联企业(深圳、贵州鑫慷嘉公司)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6月3日,湖南省委金融办称,通过风险排查发现,“鑫慷嘉”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公开宣传虚假境外期货投资项目并承诺高额返利,通过虚拟币交易与多层级“拉人头”分利模式展业,存在较大的非法集资风险。
6月13日,屏山公安称,近期,我区出现线下推广注册“数字人民币”APP即可获赠5000元的活动,以及线上线下召开会议和微信建群方式宣传“DGCX”交易所投资活动,涉嫌开展违法金融活动。
6月21日,河源农商银行在公号发文称,最近,在河源的大街小巷,“鑫慷嘉大数据”这个名字频繁出现在人们的口中。不少人被其宣传的高额回报所吸引,纷纷投身其中进行投资。然而,这看似诱人的投资项目,背后却极有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杀猪盘骗局。
一场信息不对称的“跑得快”游戏
所谓“资金盘”,是一种和庞氏骗局相似的诈骗手法。简单来讲,资金盘项目本身没有任何盈利能力,靠的是以新还旧,前期收益率极高,后期项目挂起直接跑路。不法分子创建项目后,以高额的回报吸引投资者加入,投资回报通常高得惊人,宣传每天3-5个点这种离谱的收益率很常见。
项目方宣称会进行投资理财,外汇、股票、虚拟货币、古玩、高科技、新概念等是常见的项目幌子,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真正的投资项目。新投资者的资金会直接用来支付之前投资者的回报,一旦没有新的加入者,资金链就会立刻断裂,就是崩盘,本金、收益、项目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这是一场信息不对称的“跑得快”游戏,庄家睁着眼,投资者闭着眼。“资金盘”由来已久,堪称“古典主义”骗局,但却跟随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花样层出不穷。
如今,随着热点转换,资金盘又开始与虚拟资产、稳定币结合,资金绕过金融监管,在区块链上直接“通向”海外。
据第一财经调查了解,“鑫慷嘉”在崩盘前的48小时,操盘方借助“混币器”将USDT迅速转移至海外。“混币器是一种智能合约的Dapp(去中心化应用),本身也是在区块链上的一种应用,即把各种各样的币混在一起,可以切断对某种加密货币历史流水的追踪。”Catfish.market联合创始人曾凡解释说。
值得注意的是,“鑫慷嘉”并非个例,记者在币圈发现,在传统金融体系外,还有大大小小的资金盘暗流涌动,在圈子里称之为“橡木”(项目),这些资金盘以稳定币为支付手段,为了赚取“橡木”初期的高额收益,不少投资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些所谓的‘项目’,实质就是搞炒币的中心化交易所,没有第三方托管,没有监管,最终走向杀猪盘。”曾凡对记者分析说。
甚至还有不少玩资金盘的人总结出“经验”。一位博主就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如何在资金盘里面赚到钱”。该博主称,资金盘的原始阶段可以放心玩,资金盘都是庞氏骗局,项目方要做大就必须要在前期给出利润,逐渐发展会员等。随着拉进来的人越多,风险就越加放大,这个时候就要看项目方每天的流水,当出去的流水大于进来的流水时,平台就是快跑路了。
第一财经调查过程中发现,随着“鑫慷嘉”的崩盘,各个资金盘也开始摇摇欲坠,越来越多的紧急预警在币圈传播。
“赚不了认知以外的钱。”陈女士提及这次投资经历时总结说。
近段时间,不少地方监管部门持续警示与稳定币相关的风险。7月7日,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称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监测发现,一些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为噱头,利用社会公众对稳定币等了解不足的特点,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公众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