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9 22:49:10 股吧网页版
整治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行为 文旅部规范暑期旅游市场秩序
来源:北京商报

  暑期出游高峰将至,文化和旅游部(以下简称“文旅部”)出手整治市场乱象。7月9日,在文旅部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旅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打强迫购物、价格欺诈等行为,以旅行社、旅游购物店、导游、在线旅游经营者等为重点开展整治工作。同时,线上线下同步整顿,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失信惩戒有效衔接。目前,文旅部已公布首批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典型失信行为名单,涉及15个企业或个人。业内专家表示,一系列整治举措有利于暑期内的短期治理,起到警示作用。长期来看,旅游市场的秩序规范还需要依靠整体市场调控、行业的自我调控和企业的自我约束。

图片来源:文旅部官网

  重点整治推销高价低质商品等行为

  在发布会上,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表示,暑期旅游出行高峰即将到来,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损害游客权益,扰乱市场秩序。为了更好地保障广大游客权益,为大家提供一个放心、舒心、安心的出游环境,文旅部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余昌国提到,日前,文旅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整治强迫购物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工作,对旅游市场中存在的强迫购物问题开展全链条治理。

  对于整治工作的具体内容,余昌国介绍,文旅部将紧盯旅游购物活动集中区域,以旅行社、旅游购物店、导游、在线旅游经营者等为重点开展整治工作。

  其中,在旅行社方面,将重点整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以低于旅游成本的价格诱骗游客并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旅游购物店方面,将重点整治误导游客消费,推销高价低质商品,利用虚假优惠折价进行价格欺诈,将旅游购物店包装成旅游景点列入旅游行程安排等违法违规行为。

  去年暑期,“导游强制游客消费”“40元不合理低价游”等相关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文旅部也在加大力度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在导游方面,将重点整治诱导、强迫游客消费,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活动以及未接受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导游和领队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在线旅游经营者方面,将重点整治通过互联网发布低于旅游成本价格的旅游产品,诱导游客在平台外交易、违规收取定金,无证人员通过互联网违规承揽导游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公布首批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

  整治工作还包括实施全链条监管。余昌国介绍,文旅部将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统筹推进客源地与目的地同步治理,线上线下同步整顿,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失信惩戒有效衔接。同时也将加强智慧监管应用,发挥信用监管作用,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加大对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对失信主体依法实行禁业等惩戒措施。

  在发布会结束后,文旅部发布了第一批15个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典型失信行为,涉及的企业或个人包括新疆花雨石旅游有限公司、湖北零零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海南优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

图片来源: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

  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表示,在暑假出游高峰的前期,先公布一批失信行为名单,对旅游市场规范运行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短期来看效果将会比较明显。如果是长期整治,还需要与整体市场调控等各环节的工作相结合,也要依靠旅游行业的自我调控和企业的自我约束。

  在强化部门协同方面,余昌国表示,文旅部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重点对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无证从事导游服务,以及涉及虚假广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强迫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严厉打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史新章在发布会上介绍,将强化日常监管,加强重点商品服务价格监测,切实规范餐饮、住宿、旅游在线平台等旅游相关行业经营者价格行为。

  在执法措施上,文旅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副局长刘楠表示,将持续开展明查暗访。重点访查热门旅游线路、旅游景区,发现并通报强迫购物、导游乱象等市场经营秩序问题,涉空涉水危险项目及场所安全保障不足等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重点筛查以旅行社、导游、陪游、旅游管家等名义招徕游客的经营活动,重点监测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相关包价旅游产品,严厉打击无证经营、不签订旅游合同、随意转团卖团等违法违规行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