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牵头,清华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撰写,正式联合发布《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智驾技术白皮书”)。
智驾技术白皮书以宏观角度系统阐述智能驾驶产业未来发展图景,涵盖智能驾驶相关概念、技术演进路径、产业化实现方案、多元化应用场景、全维度安全体系构建、产业生态协同发展及未来趋势研判,覆盖GB/T 40429-2021标准定义的1至5级驾驶自动化全场景功能体系,为中国智能驾驶技术与产业发展提供了系统化思考与实践总结。
基于“安全优先”的技术理念,智驾技术白皮书从车端硬件、车端算法、云端数据仿真与模型训练等多方面给出安全设计建议。例如在汽车传感器设计方面,智驾技术白皮书在技术路线上倡导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整合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多种异构传感器,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全面精准感知,通过各传感器优势互补,增强对于环境、天气的适应能力,有效提升系统在复杂行车场景下的表现,为驾驶者提供更加可靠与丰富的智驾安全体验。
智驾技术白皮书强调,唯有持续创新才是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的根基在于构建坚实、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其意义不仅在于保障技术供应的稳定,更是为消费者持续提供优秀产品体验的核心支撑。智驾技术白皮书鼓励智能驾驶头部企业构建一个高度多元化、技术驱动且极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覆盖技术研发、硬件制造、软件算法等智能驾驶生态链,带动电机、电控、算法模型、芯片、大数据等一系列国产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和产品竞争力突破,将高效的研发响应与强大的实时处理能力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体验提升。
据悉,作为研发智能驾驶关键部件、算法以及解决方案的主要科技企业,华为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华为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车端硬件、车端算法、云端数据仿真与模型训练的主要智驾路径上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实现了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的融合感知能力,建立起以安全优先、兼顾效率的端到端原生智驾模型,带领底盘、座舱、车载光、车载通信等供应伙伴构建跨域的整车智驾体验。2025年华为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进一步升级为WEWA架构,基于华为自研自建可控的AI训练云服务,实现AI训练AI,智驾安全相关的难例训练数据规模提升1000倍,显著提升智驾模型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