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完善“浙江制造”品牌体系,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浙江精品”,推进品牌强省建设,日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深化“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打造“浙江精品”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该意见自7月10日起施行,为浙江品牌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
明确目标,梯度培育“浙江精品”
《实施意见》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将培育认定“浙江精品”50项左右,涌现出一批品牌建设领军企业;到2030年,培育认定“浙江精品”100项左右,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这一目标为浙江品牌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励企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按照“中国精品—浙江精品—其他品牌产品”的梯度,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建设工程等领域开展“浙江精品”培育行动,推动“浙江精品”争创“中国精品”。
另外,实施“千亿技术改造投资工程”,支持企业加强设备改造、工艺改进、关键技术突破。
强化支撑,全方位助力品牌发展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浙江加快数字技术大规模深度应用。鼓励企业利用自主可控工业操作系统将研发设计、生产经营、质量控制、品牌及营销管理等业务向云平台迁移。
同时,健全“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建设体系,打造现代化新型产业组织单元。推进“人工智能+产品”行动,鼓励企业打造一批数智优品。
绿色制造也是浙江品牌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实施意见》,浙江深入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一批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加强绿色制造,积极推进绿色产品认证,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试点。
扩大影响,拓展国际市场
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浙江深入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着力打造消费环境建设公共品牌。丰富时装周、汽车展、文创节等载体,打造一批品牌首发首秀展示平台。同时,鼓励传统消费品牌企业开拓副线新消费品牌经营。
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浙江引导企业强化商标品牌资产管理,运用商标权进行投资入股、质押融资、许可使用、转让等。支持品牌企业以参股、换股、并购等形式与国际品牌企业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国际认证,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强化财税金融支持也为品牌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实施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符合条件的品牌企业给予财政奖励,支持银行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为品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开展“质量贷”“质量融”等融资增信工作,将助力品牌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难题。
另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以上且研发费用年增长20%以上的,或基础研究研发费用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品牌企业,按上年度研发费用或基础研究研发费用一定比例给予财政奖励。支持银行机构对品牌企业主动授信、便捷放款。
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的引领下,浙江企业将不断提升品牌品质和影响力,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浙江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