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要素与经济安全”专题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首经贸”)承办。论坛围绕数据要素与经济安全主题展开讨论,旨在探讨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与风险。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指出,全球正在经历深刻的数字化转型,党中央高度重视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数据要素与经济安全的关系,分别是数据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坚实基础,数据要素市场健康有序是经济活力的保障,数据鸿沟与治理赤字是潜在的全球性风险。
首经贸党委书记王文举表示,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深刻影响了国家经济安全的格局。深入探讨数据要素如何赋能经济安全,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是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强调,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对跨境交易范式、要素流动方式与治理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我国应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产业链有序出海,避免产业空心化等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数据隐私、偏见、歧视、安全等问题,治理问题也被提上议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应坚持技术与治理并重基础上的技术优先原则,构建“创新友好型”现代化监管与治理体系。
论坛上发布多项研究成果。首经贸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平发布了《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5》。报告在详细分析了京津冀的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聚焦北京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的定位、路径与突破,深入剖析与研究了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提升路径、数字产业和数字金融等问题,为北京构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参考。
首经贸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任韬发布北京数字经济发展评价可视化平台。该平台从数字经济基础环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科学测度了2011年至2023年北京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搭建了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评价可视化平台。
首经贸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陈蕾发布了《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研究报告(2025)》。报告以“制度基础—实践应用—价值释放”为逻辑,围绕政策体系构建、数据资产化及其估值入表实践、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市场生态培育与主体发展、数据跨境治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