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一个有趣且引人深思的现象正悄然兴起——全国多地的高星级酒店纷纷投身摆摊热潮,从河南郑州、三门峡、信阳,到山西榆林,再到浙江杭州、绍兴、宁波,本土高星级酒店纷纷加入摆摊行列,甚至连天津丽思卡尔顿这样的外资品牌酒店也参与其中。还有上海静安瑞吉酒店让移动餐车驶入办公楼、住宅区,将英式松饼和咖啡以不到20元一份的亲民价格售卖;上海外滩某奢华酒店将烘焙坊搬进地铁口,9.9元的可颂引发抢购。
不仅如此,众多高星级酒店还积极拓展线上业务,比如试水直播带货,售卖自助餐、套餐,真可谓线上线下联动,坐商行商两手齐抓。
高星级酒店意味着水晶吊灯、大包房、豪华宴,门槛曾高得让人望而却步。现在,塑料盒、扫码枪成了标配,突然变得这么接地气,让不少人一时转不过弯。事实上,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现实考量。高星级酒店的客源主要来自B端,如今,B端客户的差旅、招待、团建支出大幅减少,这导致高星级酒店的餐厅时常空荡,人手也出现闲置。在此情形下,让厨师走出后厨,走上街头,售卖平价菜品,无疑是盘活资源的明智之举。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至少每天能有一定流水,心里更踏实,而且高星级酒店专业厨师的厨艺,相比普通摆摊者有着明显优势。”
或许有人认为,高星级酒店摆摊只是权宜之计,也有人担忧这会自降身价,损害品牌形象。但懂经姐认为,事实上,从经济周期的每一次波动来看,危机之中往往蕴含着机遇。
首先,高星级酒店以往凭借环境与品牌吸引顾客,且客源多来自B端,酒店营销团队的眼睛牢牢盯着政府、企事业单位。如今,通过摆摊,酒店直面最基层的C端消费者,这不仅能够直接获取市场反馈,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与喜好,还能用低客单价吸引人气,积累一批直接客户。待将来行业回暖,便可将这些流量引回店内,实现客源的转化。
其次,以往酒店餐饮部无非是客房部的配套,如今通过一场摆摊试验,说不定会让他们有了开辟中央厨房或食品加工厂等新赛道的想法。此举不仅能帮助酒店向上游供应链要效益,将来中央厨房、食品加工厂的产品还能承担社会餐饮的配送,甚至进入零售渠道……这一切,都为酒店做大做强餐饮板块开辟了新思路。
值得欣喜的是,对于高星级酒店的这一转型探索,不少地方政府给予了明确支持。浙江省在今年3月举行的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上海也接连发布相关举措和方案,加强对守法合规的外摆位、设摊经营等活动的包容与鼓励,从而为高星级酒店“摆地摊”消除了政策阻碍。
综上所述,高星级酒店摆摊,是一次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的主动求变,它不仅为酒店乃至行业的转型提供宝贵经验,更为城市增添一抹别样的烟火气。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勇于突破、敢于创新者,方能在困境中寻得生机,在变革中赢得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