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8月17日,由宫崎骏动画电影改编的原版舞台剧《千与千寻》将登陆上海文化广场舞台,连演42场。截至目前,《千与千寻》上海站演出已售出67000余张票,票房超4900万元。“《千与千寻》能在中国受到欢迎,太开心啦!非常荣幸能将这部作品带给大家。”日本演员桥本环奈在7月8日的媒体通气会上说。“动画电影和舞台剧有很大区别,至今我已经演出‘千寻’上百次,我与这个角色共同成长,体验了另一种人生。希望在上海能完美呈现‘千寻’的故事,也希望中国观众能在剧场里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温暖力量。”
宫崎骏的代表作《千与千寻》被广泛认为是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是数代人的共同记忆。此前,舞台剧《千与千寻》在日本和英国巡演,引起轰动。如今,上海成为这部现象级作品中国巡演的唯一一站,凸显申城在亚太演艺市场的重要地位。主办方在线上发起了“千寻信箱”活动,大量观众分享了有关“失去与找回”的动人故事。《千与千寻》蕴含的成长、勇气、环保等主题与东方文化底蕴,是连接中日两国观众情感与文化的独特纽带。


经典IP舞台重塑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描摹的冒险之旅,是无数孩子难忘的奇幻美景,使其横跨20余年,成为千万观众心中的“人生必看”。舞台剧《千与千寻》2022年3月在东京帝国剧场首演引起轰动,一直被全球“宫崎骏迷”热切关注。

作为东宝剧团创立90周年的纪念公演,该剧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名誉副导演约翰·凯尔德改编并导演。“宫崎骏画笔下的世界充满无限想象力,如何在现实舞台上呈现成为了一道难题。”凯尔德透露,舞台剧用了大量精致的“偶”来演绎幻想故事中的各种生物。演员们全心全意为人偶注入生命力的场景,也是本剧的一大看点。剧中角色们仿佛从电影的世界中走出来,配合现场表演特有的热烈氛围和生动气息,展现令人沉浸的舞台魅力。
上演三年间,《千与千寻》两度展开日本巡演,行程跨越东京、大阪、福冈、札幌、名古屋等地,所到城市均“一票难求”。2024年,《千与千寻》首次走出日本,在伦敦西区科利塞姆剧院创纪录的135场演出,吸引观众约30万人次。
2025年7月,舞台剧《千与千寻》将开启中国首演之旅,不仅延续原版班底的纯正演绎,更将完整保留备受赞誉的舞台效果。上海站演出由上海町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町艺”)与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并得到了久事文传、长风文旅等公司的大力支持。这也是制作出品方东宝剧团首次将如此大规模的日语原版制作带到中国内地。

早在2021年东宝剧团官宣《千与千寻》改编舞台剧的计划时,上海町艺就瞄准了这个世界级IP。“通过当地合作伙伴的牵线,我们第一时间向东宝公司海外部的松田先生咨询是否有巡演计划,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上海町艺总经理周黎静表示,海外新作加速登陆上海舞台,其背后是中国市场不断提升的吸引力、影响力。
市场能级再提升
《千与千寻》的舞美道具复杂繁多,需要较长的装台周期,还要请一批日本工作人员到现场操作。“我们评估过多个城市,其中上海的剧场、市场条件最成熟。中国首演落地申城,可以安排更多场次,吸引全国各地观众‘为一部戏奔赴一座城’。”周黎静说。
舞台剧《千与千寻》巡演上海站由桥本环奈、醍醐虎汰朗、福地桃子、增子敦贵等领衔主演。在首轮开票前,主办方公布了卡司排期,前9场演出里桥本环奈占了7场。“通过反复排练和无限想象,我逐渐完善了对这个奇幻世界的构建。”桥本环奈表示,作品描绘了千寻误入异世界,在经历种种考验后唤起内心生命力的故事,她也在舞台上与“千寻”一同经历、成长。

3月25日,在上海文化广场新演出季发布会上,这部现象级的舞台剧以“超规格”的姿态震撼亮相。主演福地桃子、增子敦贵身着剧中标志性戏服登台,将线上线下的观众瞬间带入《千与千寻》的奇幻世界。增子敦贵现场演绎了白龙为千寻“吹鳞疗伤”的经典桥段——随着他指尖轻扬,舞台LED屏上白龙的鳞片如星河倾泻,引发全场惊呼。演员们表示,《千与千寻》是童年的美好回忆,能够出演该剧是格外珍贵的机会,希望能带领观众重回这段让人怀念的时光,传递难以言喻的感动。

今年,上海文化广场引进《千与千寻》等国际精品演出,不断丰富“音乐剧为主,时尚经典艺术为辅”的内容矩阵,为观众呈现多元的时代审美与艺术品味。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元洪表示:“在海内外各类项目资源再度整合活跃、上海演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之际,上海文化广场将进一步发挥‘码头’作用,为观众带来接连不断的高规格舞台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