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了解到,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集体发售,全部“一日售罄”。
基金发行资料显示,这10只科创债ETF的募集上限都是30亿元,其中绝大多数募集时间只有7月7日一天,有产品上午就卖完了。
7月7日下午,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相继发布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标志着首批10只科创债ETF都在7月7日完成了募集。
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债券型ETF总规模为3899.37亿元。这10只科创债ETF募集完成与成立,无疑将为债券型ETF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后者有望突破4000亿元大关。
主要是机构资金在买入
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开卖,引发市场和投资者广泛关注。
作为资本市场的创新品种,科创债ETF从上报、获批到发行都是紧锣密鼓地快节奏推进。
6月18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10家头部公司上报首批科创债ETF,7月2日获批,7月7日火速发售。
7月7日开卖后,这类产品也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科创债ETF主要是机构资金在买,上午就有产品“开卖即售罄”。另外,多家公司的产品达到上限就停止发售,预估不再进行比例配售。
首批产品的募集上限都是30亿元,其中绝大多数发售时间仅有7月7日一天。此外,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科创债ETF的计划募集截止日本为7月11日、7月18日和7月11日,但因发售火爆,这三家公司在7月7日也都发布了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标志着首批10只科创债ETF都在7月7日完成了募集。
作为政策明确支持、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的创新工具,科创债ETF主要通过跟踪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指数的表现,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参与科创债市场的便捷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科创债ETF通过“T+0”交易机制、低费率结构及分散化投资特性,让投资者可当日买卖,灵活把握市场机会。从管理费率方面来看,首批科创债ETF的管理费率都是0.15%/年,长期持有成本更低。正如南方基金所说,与传统信用债指数基金相比,科创债ETF在流动性、交易便利性、费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相比直接投资科创债投资门槛更低。这些都是科创债ETF开卖就受到热捧的原因之一。
随着科创债ETF募集完成和后续成立,债券型ETF市场正迎来更多增量资金。
规模增长呈现加速态势
根据基金发行资料,首批10只科创债ETF的募集上限都是30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这批产品7月7日均已达到或接近30亿元上限。以此计算,债券型ETF市场或将迎来约300亿元的增量资金,实现进一步扩容。
事实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被动投资理念普及的背景下,债券型ETF近年迎来快速发展。2024年5月,这类产品规模突破1000亿元大关,短短几个月后的2025年2月就达到2000亿元,4个月后(2025年6月初)又突破3000亿元,增长呈现加速态势。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7月4日,全市场债券型ETF共有29只,资产净值合计3899.37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新增9只,规模增长2779.57亿元,同比增幅248.22%。
从3000亿元到4000亿元,这个千亿元大关的突破,或许债券型ETF市场仅用一个月时间便能达成。
展望未来,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拟任基金经理王喆表示,考虑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稳增长政策导向,未来宏观利率水平或将总体保持低位运行,债券市场有望延续牛市格局;作为国家战略支持品种,科创债的发行主体/资金支持项目多处于技术突破期,一旦研发成果商业化,企业盈利能力提升或将传导至债券价值,带动ETF净值增长,为投资者带来长期收益。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张磊也指出,债券指数基金具有管理费率低、工具属性强、底层资产透明、交易配置方便等优势。随着利率长期趋势性下降,通过主动管理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更加有限,指数基金的费率优势和工具属性会更有吸引力。债券型ETF除拥有指数基金优点之外,还兼具交易的快捷灵活及场内质押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