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钱支付”)被处以警告,并罚款625万元。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北京、深圳、广东等地15家支付机构因违规操作被罚,罚没总额超过7000万元,合计被罚公司数量和金额明显多于去年同期。
业内人士表示,“穿透式”监管不仅揭露了支付机构长期存在的系统性漏洞,更传递出监管部门整顿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明确信号。
四年领四罚累计超1700万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最新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快钱支付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商户管理规定等三项违法行为类型,被处以警告,并罚款625万元。
此次处罚是快钱支付自2022年以来第四次公开领罚,累计罚款超1700万元,已多次因同类问题被罚,反映其合规机制存在系统性漏洞。
回顾来看,2022年1月,快钱支付因账户/清算管理违规及反洗钱失效被罚1004万元,高管连带追责;2023年7月,快钱支付海南分公司因资金结算违规被罚73万元;2025年4月,快钱支付山东分公司再因清算问题被罚2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快钱支付成立于2004年,2011年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是首批获牌的支付机构。快钱支付最早的资质包括银行卡收单(全国)、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预付卡受理(全国)等六项,但在首次续展时,主动终止了后两项资质。
2014年底,快钱支付与万达方面签订战略投资协议,随后快钱支付便逐步被并入万达金融板块,成为万达旗下支付机构。随着支付业务类型的重新划分,快钱支付业务类型变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支付交易处理Ⅰ类”。
一位支付行业专家表示,同类违规问题屡禁不止,反映出相关机构整改工作浮于形式,未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在支付行业“提质控量”的监管导向下,经营主体必须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转变,否则可能重蹈部分支付机构退出市场的覆辙。
年内多家支付机构被罚
2025年开年以来,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北京、深圳、广东等地15家支付机构因违规操作被罚,罚没总额超过7000万元,合计被罚公司数量和金额明显多于去年同期。其中,反洗钱违规案由亦多次出现。
具体来看,2025年,汇元银通(北京)在线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元银通”)被罚没金额最高。汇元银通因存在预付卡在未签署合作协议的特约商户使用、未严格落实开户实名制、支付接口管理不规范等6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给予警告,罚没共计2431.42万元。
同时,时任汇元银通副总经理尹某对支付接口管理不规范、开立单位支付账户未留存法定代表人开户意愿核实材料、未落实支付账户限额管理3项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被处罚款15万元。
此外,汇聚支付、雅酷时空被罚超千万,而汇卡支付被罚948万元,北京海科融通三次被罚累计超1500万元。
从处罚情况看,监管重点呈现出精细化态势:一方面继续严抓反洗钱、商户真实性等传统领域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将监管触角延伸至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等新兴风险领域,部分机构因“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未及时报告”等新增违规事由被处罚。
与此同时,向时任高管追责也成常态。今年5月,电银信息被罚571万元,总经理连带罚35万元;4月,杉德支付、汇付支付等机构高管则因清算/商户管理问题被追责被罚款10万元至35万元。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从近期支付罚单所涉类型来看,反洗钱、商户真实性及合规性等依旧是监管工作的重点,也是支付机构普遍存在的合规短板。此外,基于“双罚制”对总经理、总裁等的处罚,也意味着支付高管的主体责任正得到强化。
合规能力成可持续发展关键
当前,支付监管已从阶段性专项整治深化为常态化制度构建,业内专家认为,合规经营能力正在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资质,预计未来大额罚单仍将频现,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支付行业监管持续趋严,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旨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苏筱芮认为,支付机构面临的主要合规风险集中在反洗钱、商户管理、数据安全等领域,包括客户身份识别不足、虚假商户入网、交易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频繁现身的监管罚单不仅影响机构市场声誉和投资者信心,更可能导致业务合作受限和业务范围收缩。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建议,支付机构需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防控,重点强化反洗钱系统、优化商户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同时要平衡合规成本与业务发展,建立长效风控机制。支付行业未来将呈现合规即竞争力的发展态势,支付机构需提前布局合规管理、科技应用与新兴业务领域,包括完善内部合规制度、利用大数据优化风控模型,以及研究跨境支付和数字货币等新兴业务的合规要求。
“在严监管环境下,行业集中度可能提升,但机构生存关键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合规能力。中小支付机构需要立足细分场景,通过差异化合作寻求发展空间。对消费者而言,选择持牌且合规记录良好的支付机构尤为重要。总体来看,支付行业已进入强监管阶段,只有真正构建长期合规能力的机构才能在市场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王蓬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