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7月8日消息,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若干措施》,深入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深化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若干措施》明确,到2027年,上海市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日益提升。消费供给质量不断提高,主要消费品抽检合格率保持高位;消费秩序稳定可控,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消费维权效能不断提高,诉求接听率、和解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消费环境共治机制有效形成,市场主体责任不断落实;消费环境标杆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发挥,放心消费单元和聚集区覆盖本市主要消费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品质消费需求,打造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消费环境。
重点任务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提升商品消费质量。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进"沪检云"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优化升级。加强汽车、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纺织服装、食品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扩大"上海品牌"宣传。推进质量强链强区工程,深入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开展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为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提供政策咨询、标准制修订、产品检验检测、认证综合服务。持续深化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三年行动,组织开展"你点我帮"活动,促进中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促进平台健康发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电商平台监管机制,出台《电子商务平台信用风险评价指南》地方标准。推动电商平台优化消费纠纷快速处理措施和治理规则。持续开展平台协议规则优化,督促指导平台整改问题条款,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网络市场秩序,提高网络监测水平,强化电商领域乱象治理,依法打击虚假宣传、违法广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着力净化市场环境。持续开展"铁拳""守护消费"等执法行动,重点查处食品领域"两超一非"、"幽灵"外卖,使用"作弊"计量器具等问题。聚焦网购快递、电信、装修、维修、旅游等行业领域治理"霸王条款"。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依法查处直播电商虚假宣传、刷单炒信、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纠治恶性竞争问题,依法查处通过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进行商业诋毁的行为。
全面规范市场秩序。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重点查处滥用行政权力妨碍商品服务和要素自由流通、限定或者变相限定交易、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规定等行为,促进消费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组织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打击医药、殡葬、公用事业、汽车等领域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加强重要商品、节假日价格和医疗机构价格监管,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不执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价格欺诈、商业混淆、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