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表示,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
彭博经济研究经济学家温格(Eliza Winger)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研究显示,此前关税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持谨慎态度,实际传导到消费价格的影响有限。
全球经济咨询公司BCA研究首席全球策略师贝瑞钦(Peter Berezin)对此的解释是:库存。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零售商库存约剩一个月,若关税持续,未来几个月通胀可能上升。”
一位美线航运行业资深人士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实地看,目前美国零售商都有库存,投放市场的商品主要是加关税之前的库存,但未来如果关税上涨持续,“关税传递到售价上只是时间问题,虽然特朗普政府不让零售商加价,但最后都是老百姓买单,因为生产/销售方不会自己吸收成本。”
他说,譬如美国人穿的球鞋,三分之一左右是越南生产的,“美国消费者很快会感受到(关税影响)”。
美国消费支出在上半年显著放缓
4月份部分特朗普关税加征暂缓后,美股市场反弹提振了市场情绪。
彭博经济研究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家庭财富增加,尤其是高收入群体财富的增加,继续给需求带来撑,必需服务类别价格下跌和资增坚挺有助于维系餐饮等消费类别。不过,作为美国经济主要动的消费者支出在上半年显著放缓,引发了对美国经济增前景的担忧。
具体而言,美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修正值显需求明显降温,消费支出终值从初值1.8%下调0.5%。
温格表示,5月份实际消费支出下降0.3%,前值为增0.1%,导致第二季度经济活动弱。根据现有两个的数据,第二季度消费支出仅增1.5%。上半年平均增率为1.0%,远低于2024年全年3.1%的平均增平。
温格表示,美国季度GDP有望反弹,但主要是贸易逆差缩带来的机械性反弹。同时,特朗普政府可能需要延原定79到期的对等关税暂缓期,为谈判争取更多时间。但这也会延投资和招聘决策所临的不确定性。
温格解释道,消费疲软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企业因关税加价后,消费者减少了开。5月,对中国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商品类别出现关税向价格传导迹象。价格持续上涨将给推动经济增的主要引擎“家庭消费”带来压。
“尽管前尚崩解的迹象,但我们预计消费者出仍将保持低迷。其他不利因素,如劳动需求放缓和利率企,加大了消费放缓的风险。”温格还表示,些企业可能仍在消化库存,但总体投资意愿依然低迷。而由于企业为应对关税大量囤积库存,未来的库存平将取决于需求。
同时,他称:“根据亚特兰联储的最新研究,企业销售低于正常平,甚低于2018年特朗普次贸易战时期。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希望将所有因关税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就需要牺牲需求——我们认为企业不太可能作出这样的选择。”
“成本主要由美国方面承担”
彭博经济研究的报告称,消费引领下的经济放缓是美国增前景临的最险因素。
“正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所强调的那样,当关税实施后,其成本最终要有来承担。我们认为,这些成本主要由美国承担:企业通过压缩利润率,消费者通过购买涨价商品。”温格表示。
贝瑞钦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由于进口商普遍采取观望态度,担心临时性关税取消后难以挽回流失的客户,因此尚未将关税成本完全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他称,数据显示,当前美国进口商主要通过压缩自身利润率来消化这部分成本。不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掉期市场的最新预期显示,未来12个月的通胀率可能从5月的2.4%攀升至3.1%,这将直接挤压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能力。
前述美线航运行业资深人士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鞋帽为例,这类产品十几年前就开始在东南亚生产,原因是寻找更低的生产成本,这也导致美国物价在几十年没怎么变,直到这次关税战,事态会开始发生变化。他分析道,以越南为例,目前20%的关税,如果买卖双方想覆盖成本的话,应该可以做到,“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一定会利用关税增加进行加价。”
温格认为,下半年美国消费支出可能继续保持疲软。“但我们预计不会一落千丈。面临关税变化的企业、尤其是药品和工业产品企业,已经提前抢购商品,这有助于缓冲价格上涨。其他公司(主要是玩具、服装和家具公司)没有将订单提前,预计会将价格上涨转嫁给消费者,但消费者不会逆来顺受,应该会限制这种影响。”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