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从“围起来”到“火出圈”!滕王阁“三还于民”,南昌算对这笔账
暑期来临,滕王阁迎来游客高峰。
登阁凭栏远眺,赣江遥接云天,落霞随水波起伏荡漾。来自各地的游客登上“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在“落霞与孤鹜齐飞”意境中,触摸的不仅是文脉传承的温度,更有因城市更新而愈加蓬勃的生命力。
作为南昌市的文化地标,滕王阁名扬天下。但在过去,约120亩的收费景区被围墙圈起,一边是游客为看江景要买门票,一边是市民散步得绕着景区走。这座依江而建的名楼,反倒成了阻隔人与江、城与景的屏障。
2024年,南昌市全力推进滕王阁景区“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及北扩工程:拆围墙,滕王阁景区约90%的区域免费开放;搭通道,让老城区与风景区深度融合;拓空间,进一步催动商圈联动业态升级、城市更新。
“不是简单拆墙拓地,而是城市功能的一次升级。”南昌市滕王阁管理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毛琦介绍,“章江晓渡”“滕阁秋风”等“豫章十景”重现,八一大桥、滨江步道、商业街区连缀成线,一条可游可逛的城市漫游路线就此铺开。
免费区域扩建之初,景区内部不少人心里打鼓:免费区域大了,管理成本增加怎么办?滕王阁全景免费就能看,谁还花钱登阁?门票收入要是跌了,景区日子咋过?
但沸腾的人气,很快给这些疑问带来明确的答案。
今年一季度,滕王阁免费区域接待游客超330万人次;核心景区也迎来游客109.78万人次,同比增长21.84%,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加16.18%。
“算账得看长远,把最美风景还给大家,反而聚起了更旺的人气。”南昌旅游集团董事长朱旭表示,“门票经济”的老路子走不远,吸引人气促进“二次消费”,才能为景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日前,正在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走访发现,滕王阁景区“三还”还带动周边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如今,景区周边的榕门路、叠山路等已变身“汉服一条街”,景区周边聚集了超过50家汉服体验馆,大多是近两年新开的。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一天就接了四五十单,忙到凌晨3点。”在一家汉服馆内,一袭古风装扮的店长温玲琳向游客介绍特色汉服。她告诉记者,滕王阁的古建群成了天然摄影棚,穿汉服旅拍成了新风尚,开店3个多月,预约单就没断过。
大士院街区更热闹,这条毗邻滕王阁景区的老街,曾是老旧住宅区。2023年底,这里启动了更新工程,老物件、老店招等元素保留运用,还原老城风貌;优化街巷布局,将滕王阁景区等景点串联成线。改造后的大士院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聚集了大大小小200余家商户。餐馆老板刘月华把店面从60多平方米扩到1000平方米,节假日照样座无虚席,一天营业额能有3万多元。
“以前多是古玩店、杂货铺,现在文创店、国潮馆扎堆开。”南昌市东湖区滕王阁街道榕门路社区党委书记吴江君说,滕王阁景区“出圈”带活了周边,去年新开张、新装修店铺同比增长约40%。
千年滕王阁的变化,恰是南昌城市更新的鲜活注脚。围墙拆除,打破的不仅是物理边界,更让景区与城市生活无缝衔接;免费开放更多景区空间,实则将城市发展成果与民众共享,让公共资源真正服务于民……
江风掠过飞檐,带起街市笑语,此刻的鲜活胜过所有辞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