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渝—晋”四地联动,旨在让中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和革命老区的青少年体验前沿科技、对话行业精英、感悟大学精神,7月7日,2025“志在万里”青少年公益职业体验营在上海开营,来自云南、重庆、山西三省七校86名初三学生与14名青年骨干教师齐聚申城,开启为期9天的沉浸式职业体验探索之旅。
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
体验营,聚焦红色寻访、科技燃梦、职业启蒙、创新体验四大主题,打造“行走的职业体验课”。继2024年举办首届活动后,今年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和中西部协作号召,规模扩展至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盐津县,重庆万州区及山西静乐县、武乡县、高平县的七所中学,营员中包括来自拉祜族、哈尼族、布依族、彝族、傣族、土家族、佤族等7个少数民族的13位师生。
“静乐县很偏远,孩子出去的机会少。这次来上海,他们能近距离接触前沿的科技,开阔眼界,未来就更有机会走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第三中学校组织委员、班主任王文中说道。去年,忻州市静乐县第三中学校的师生受邀参加了首届体验营。王文中说,许多孩子在回去之后会兴奋地向当地的孩子描述上海的见闻。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考去上海”。
场景体验赋能职业梦想
活动聚焦“场景化体验+智能化交互+行业化赋能”的职业体验,构建行业认知,引导青少年拥抱新质生产力。例如师生们将深入江南造船厂、新世纪科技、联影医疗磁共振产线、威派格智慧水务数字化车间等先进制造基地;对话联影医疗供应链管理部副总裁、威派格智慧水务研究院院长等行业领军企业相关负责人。职业体验课堂上,无人机装备与穿越机实战表演将为学生们点燃科技热情;职业素养课堂上,学生们将参观机器智能研究院实验室、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展厅、武术博物馆、机械艺术博物馆等,感受体育精神与科技创新的交融,触摸前沿科技的发展脉搏。
从低空经济到海洋强国,从健康中国到智慧城市,通过零距离接触国之重器,来自中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将直观感受新质生产力在高端制造、智慧城市、健康中国等领域的实践成果,让抽象的科技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现实体验,在青春心田播撒下面向未来的职业理想种子。
与青年榜样共筑青春之志
师生们还将通过走访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著名学府,感悟校史传承与大学精神,探秘国家级前沿科研实验室。
“血管外科中的主动脉瘤是最复杂、最危重的一种疾病,一旦破裂,死亡率会高达90%。”在开营第一课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2023级外科学博士研究生胡佳腾将自己的工作形容为“血管拆弹家”。“我们要承担社会与国家赋予的责任,敢于挑战不可能,做人家没有做过的事情。”胡佳腾说道。活动期间,多位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得主与营员分享成长经历,展开深度对话,与同学们交流抒发心声。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志愿者也与体验营师生们同住同行。
据悉,本次活动由上海直品公益基金会联合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上海市黄浦区教育系统“师说”理论宣讲团等单位协办,得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上海市援万州干部联络小组等指导和支持。更有沪上地标展馆、百年名校、高科技企业等30余家公益伙伴、77名高校和中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参与,共同构筑起这场跨越山海的梦想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