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品牌出海,独立站成为不得不聊的布局重点。但独立站是否就仅仅是个能下单的品牌官网?与跨境电商平台相比,独立站究竟该怎么用?
以一站式建站服务出圈,SHOPLINE是全球跨境电商独立站建站工具的鼻祖。本期《湾财出海观》《三猫跨境说》对话SHOPLINE市场总监刘元喆。在刘元喆看来,独立站并非单纯品牌官网,如果用得好,老客复购成本仅为开拓新客的两成不到。流量沉淀、购买归因,独立站是品牌出海的一大利器。
南都·湾财社:独立站运营最容易踩坑的地方在哪里?
刘元喆:我觉得是认知上的“踩坑”。很多人会把独立站当作品牌展示的官网,或者说其中一个销售渠道。如果是这种认知,那独立站很有可能对你的销量或者你的品牌,都不会带来太多的帮助。
南都·湾财社:跟跨境电商平台去比,运营独立站的不同在哪里?
刘元喆:以亚马逊为例,如果用亚马逊这种货架电商的思维方式去运营独立站,是很难行得通的。货架电商,指的是把货物摆上去,等着消费者来进店挑选;而独立站实则类似大城市核心CBD区域里的精品品牌门店。如果只是单纯把货放货架上,那顶多是货品陈列和展示,起不到品牌曝光的效应。
再者,货架电商的运营有很多平台规则需要去遵循,稍不注意容易触发“封店”。而独立站是自己的店,不仅公域流量可以转化为私域流量,你还可以通过流量转化和购买行为分析消费者为何愿意下单,为后续销售提供助力。门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自由装修和产品展示,从而提升门店氛围感、品牌价值感。现在都说DTC(更直接去面对消费者),独立站天然就是这个利器。
南都·湾财社:SHOPLINE怎么帮助中国的商家去做这个事情?
刘元喆:SHOPLINE主要面向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和品牌出海的企业。从利用AI装点独立站门面,到开放对接各种官方平台和引入沉淀不同渠道的流量,以及销售下单时的海量支付工具,SHOPLINE一站式的建站方案和工具,也是围绕这些客户需求来开发和延展的。
这其中,我觉得独立站的几个价值,值得中国商家和出海企业去深耕的。其一,独立站作为自有的店铺,可以自由打造出氛围感、互动感,以便更好留住流量。其二,注重流量运营的长尾效应。
现在不少人讲起流量,就会说新流量、获客拓新,但对于要做和想做出海品牌的企业而言,流量的运营、沉淀、激活更重要。
比如我们一个品牌企业,它的邮件营销所贡献的营收占比,可以高达40%,远高于行业10%的平均水平。邮件对复购行为的再激活奏效,本质上在于精准获取忠实客户且后续运营得力。大部分的中国卖家,会更关注红人营销、或者投广告拉新,但复购的持续发生也是品牌发展重要的根基。
SHOPLINE内部有过统计,在复购领域你的获客成本,是获取一个新客的20%甚至是10%。换言之,你只用两成的营销成本就能推进一个老客户下单。这也恰恰是独立站运营的魅力所在。
南都·湾财社:独立站运营,也经历过“野蛮生长”、消费者投诉售后的阶段,怎么看接下来独立站的发展前景?
刘元喆:每个行业的发展,都必然会经历一些挑战,对高速发展的跨境电商而言更是这样。早两年的独立站,确实有“野蛮生长”的时期,但到当下整个行业都在朝着规范化去运营。一来监管越来越强、关税变动下企业赚钱没有以前这么容易,流量成本变高的今天,独立站未来更多会往品牌化、精品化去发展,跨境电商也会朝着品牌出海的新征程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