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市场二部总经理卢向前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上表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各项产品机制建设,全力打造服务全球投资者人民币债券及相关产品投资交易的良好环境。
卢向前进行了三个经验分享:一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不断丰富全球投资者的工具箱。除了人民币债券投资交易,境外机构在流动性管理、汇兑操作、风险对冲等方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此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持续新增和优化相关的产品交易服务。
据卢向前介绍,债券通机制推出之后,又推出了互换通,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利率互换交易,并且持续优化合约类型和机制;今年2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还与CMU等机构一起推出了使用债券通下债券开展人民币离岸回购的服务。
“我们也观察到,境外机构参与境内市场债券借贷、债券远期、一级认购等业务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可以说,境外机构参与人民币债券市场,已经从单纯的买入持有,升级成为了一个围绕人民币债券投资交易及相关流动性与风险管理的有效完整生态。”卢向前说。
二是对外开放的过程也逐步推动我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除了引入境外市场通行做法来接轨国际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金融生态建设。例如,过去两年在绿色金融、ESG领域、气候变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通过编制绿色、气候变化等主题债券指数、支持基金公司发行相关绿债指数基金、组织市场机构开展相关金融衍生品交易,把国际上对于ESG、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带进国内,也推动了我国绿色金融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三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积极发挥人民币资产交易主平台的优势,不断深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建设,提升境内债券等各品种的流动性与定价效率,更好满足全球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同时持续推进与境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同优化面向境外机构的服务。
卢向前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根据人民银行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的各项业务,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
一是继续完善现有债券通、互换通等渠道建设,优化交易服务,丰富交易工具,设计推出CIBM下的利率互换等衍生品交易的Direct RFQ机制,研究将标准利率衍生品,也就是标准利率互换、标准债券远期等品种纳入互换通渠道。
二是继续加强跨境合作。将继续携手彭博、TW、Marketaxess等境外平台,以及内地及香港地区托管与清算机构,共同做好境外机构投资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各项服务,研究拓展人民币债券在跨境和离岸金融市场的更多应用场景。
三是继续优化境外机构的各项服务。提高境外机构交易便利性,推动降低机构交易成本;加强境外机构的投资者教育、信息传递、政策宣介等,引导更多全球投资者认识、了解、参与、建设中国债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