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中首日就完成募集目标的基金,我们给它一个特有的称号叫做“日光基”。通常是指一日之内就卖完的基金。
日光基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市场对这类基金的认可度极高,投资者对其投资价值和未来表现有较高预期。
要知道在如今持续震荡的市场行情中, “日光基”并不常见。即使2025年2月,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开启发行伊始,也仅有建信科创综指ETF成为“日光基”。而如今“日光基”却扎堆出现了!
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开启首发,短短一天时间,全部宣布结束募集,成为10只“日光基”。按照单只基金30亿元募集上限计算,首批科创债ETF单日“吸金”300亿元,引爆基金发行市场。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7.07
为何科创债ETF如此受追捧?
科创债之所以受到极大推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资产荒下的机构选择。实际上,今年债券型ETF规模增长迅猛,截至7月5日,目前债券型ETF总规模已经达到3899.37亿元,较去年底的1739.73亿元增长了2159.64亿元,增幅高达124%。未来随着首批10只科创债ETF全部宣告成立,意味着债券型ETF规模将正式突破4000亿元大关。
债券基金市场规模与日俱增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7.07
在政策红利下,科创债市场空间广阔,科创债ETF作为科技领域债券的唯一指数化工具,其长期配置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有望持续凸显。
另一方面,目前,科创债发行主体多为国企、央企或优质民企,如科创板上市公司,且有地方政府或政策性担保增信,违约风险相对较低。
最后就是收益优势,成本端,科创公司债券认购倍数较高,发行利率较低。与普通公司债相比,科创公司债券发行成本具有一定优势,一般较普通公司债低10-20BP。
与此同时,这些主体在发行时没有可比的交易价格,同时也没有价值锚点,这也为债券发行带来议价空间,对于投资端而言具有更好的票息价值。
三种科创债,选哪种好?
本轮10家公募基金集中申报首批科创债ETF,其中,6只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只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1只跟踪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三个指数成分均以高评级、央国企为主,信用资质整体较好。主体评级均为AAA,中证和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还要求隐含评级AA+及以上。
虽然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对隐含评级没有限制,不过目前成分券隐含评级AA+及以上余额占比也高达87%。
从覆盖面看的话,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符合条件的公募科创公司债,样本范围最广,6月末成分券有810只,余额为10570亿元。因此也是本轮ETF跟踪最多的指标。
而从市场表现看,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整体的市场表现就要优于中债综合全价指数。其近3年的收益率为4.71%,而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仅为2.39%。
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与中债-综合全价(总值)指数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7.07
而若是三个科创债指数横向对比,2023年初至2025年6月末,AAA科创债指数总收益为13.11%,折算年化收益为5.10%;沪AAA科创债指数总收益为13.26%,折算年化收益为5.15%;深AAA科创债指数总收益为12.12%,折算年化收益为4.73%。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这两个指数的收益率会稍高一些,但是都强于当下主流债券指数。
综合来看,在政策红利下,科创债市场空间广阔,科创债ETF作为科技领域债券的唯一指数化工具,其长期配置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有望持续凸显。同时,科创债ETF工具属性灵活,兼顾收益性与流动性,适配投资者稳健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