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截至午盘,沪指涨0.58%,深成指涨1.27%,创业板指涨2.25%,北证50指数涨1.15%。全市场半日成交额8853亿元,较上日放量1023亿元。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
国债期货午盘集体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1%,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7%,5年期主力合约跌0.07%,2年期主力合约跌0.02%。
相关ETF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盘中震荡走低,下跌25个bp,成交额近30亿元,换手率超37%,交投活跃。该ETF近五日获资金净流入2.17亿元,备受市场关注。
相关机构发文表示,7月以来资金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当前(注:7月4日)DR001和DR007已分别降至1.31%和1.42%,因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未来的资金面变得乐观起来。但我们判断,在下次OMO降息之前,DR007和DR001中枢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是有限的。
当前DR007和DR001与7D OMO之间的利差分别为2.2bp和-8.6bp,皆已明显低于2024年的均值,更接近于该段时间的1/4分位数(注:2.8bp和-10.7bp)。我们判断,在下次OMO降息之前,DR007和DR001中枢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是有限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工具模式”下,DR007不再是货币政策态度的体现,因此亦较难领先于7D OMO利率下行。例如,2024年内的两次降息,皆是7D OMO先变化,DR007跟随其调整的。
近段时间10Y国债收益率平稳地运行于1.65%附近。我们判断,对当前10Y国债收益率的运行态势是容忍的,倘若收益率曲线(超)长端延续于当前点位,或是小幅且缓慢地下行,那么大概率不会通过大幅提高DR利率的方式进行干涉。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以来50Y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高于10Y品种。7月4日50Y国债与10Y国债间利差为29.3bp,已较5月末压缩了11.1bp。此时我们切勿轻视之为“执剑威慑”。若(超)长期利率品收益率大幅或快速下行,那么OMO仍有从“非工具模式”切换至“工具模式”、DR007中枢明显抬高的可能。
我们相信,人民银行在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和MLF等工具供给中期基础货币时,既会考虑CD利率对银行净息差和贷款投放的影响,也会考虑其持续下行对于收益率曲线长端的“诱惑力”和对未来重启国债买卖的阻力。
央行恐延迟国债买卖。央行对国债买卖工具偏谨慎,开启国债买卖可能造成利率
过快下行,因此短期内开展国债买卖的概率下降。央行开展国债买卖的前提是财政增发,考虑到今年四季度政府债供给较少,因此 Q4 财政增发的概率最高,央行开展国债买卖操作也可能会延迟到四季度。但三季度基本面整体疲弱,主动收紧流动性的概率较低,但资金面进一步宽松的空间短期内有限。短端制约长端,短端利率进一步下行,长端利率才有继续下行空间。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于2024年3月成立,是市场上仅有的两只场内超长久期债券ETF基金之一,跟踪指数为“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指数代码为“950175.CSI”。根据指数编制方案,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债券中,选取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国债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市相应期限国债的整体表现,一般季度进行调整。久期约21年,对利率变动高度敏感,值得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