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镁伽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华泰国际、德意志银行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镁伽科技三位创始人黄瑜清、乔志新、张琰均曾任职于普源精电(688337.SH)或普源精电的附属公司。他们2016年离开普源精电后创办了镁伽科技。公司专注于做机器人技术应用的自主智能体提供商,主要服务于智慧实验室与智能制造场景。
从财务数据来看,镁伽科技在过去几年中营收实现了快速增长。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55亿元、6.63亿元、9.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3.0%。毛利率由约24%增至29%。
智能制造业务是镁伽科技的第一大收入来源。2022~2024年,智能制造业务贡献的收入分别为2.69亿元、5.02亿元、6.35亿元,占比分别为59.1%、75.7%、68.3%。同期,智慧实验室业务贡献收入分别为1.86亿元、1.61亿元、2.95亿元,占比分别为40.9%、24.3%、31.7%。
不过,公司并未实现盈利,亏损额相对较大。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7.59亿元、7.42亿元、7.80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2.81亿元。

和很多高科技公司一样,镁伽亏损核心原因是因为高额的研发支出。三年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40亿元、3.08亿元及3.94亿元,累计研发投入10.42亿元,占同期亏损的近50%。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常年维持在30%以上。截至2024年,公司员工超过六成为研发与技术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镁伽科技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24年底,公司为超过880家客户提供服务,在手订单达15亿元(相当于2024年营收的1.6倍)。公司客户忠诚度较高,对于2022年新获取的主要客户,其复购率达到74%,且该等客户的收入留存率达115%。
从2016年成立至今,镁伽科技从一级市场合计获得8轮融资,然而镁伽科技仍需“补血”。2022~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约为-3.3亿元、-4.32亿元和-5.21亿元,连续3年为负。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11.25亿元、9.13亿元、4.58亿元,三年合计降幅超50%。
此外,从2022年至2024年,镁伽科技的流动比率分别为0.61、0.47、0.40,连续三年下降。
镁伽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自主智能体机器人技术市场竞争激烈,预计这种高度竞争将持续加剧。竞争加剧可能会对该公司产品造成定价压力,可能会降低收入及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