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末国家外汇局新发放一批QDII额度,此前囿于额度从而限购、溢价的基金得以“解渴”,近期多只QDII基金公告放宽限购额度,且部分场内ETF的溢价也有缓解之势。
作为QDII基金两大“去向”,港股与美股两大市场一直是投资焦点。半程行情落幕,港股QDII基金业绩大幅跑赢美股相关产品,随着下半年行情开启,美股纳指、标普走出历史新高,港股当前估值仍然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多家公募依旧旗帜鲜明地看好两大市场的投资前景。
多只QDII基金放宽限购额度
7月7日,易方达基金公告批量发布调整大额申购业务限制公告,调整旗下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LOF、易方达信息科技LOF、易方达生物科技LOF、易方达标普500LOF、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联接5只QDII的大额申购上限。其中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单日申购上限从100元人民币调整至2000元,其余4只从100元调整至1000元。
此外,近日华宝基金发布公告称,华宝致远混合型基金(QDII)将大额申购门槛由2万元调整为20万元,华宝纳斯达克精选股票发起式(QDII)将大额申购门槛由5000元调整为2万元,华宝海外科技股票(QDII-LOF)将大额申购门槛由2000元调整为1万元。
有公募人士分析称,近日多只QDII基金“开门迎客”或与新一轮QDII额度获批有关。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截至6月30日,我国QDII投资额度合计为1708.69亿美元,获批额度的机构合计191家。
而公募基金是本次QDII额度发放的最大赢家。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等16家基金公司各获批5000万美元额度,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各获批4000万美元额度,此外,还有招商基金、银华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各获批3000万美元额度,兴业基金、建信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各获批2000万美元额度。还有财通基金、中加基金等4家公募各获批1000万美元额度。
此外,睿远基金、财通证券资管在获得QDII业务资格后首次获批额度,均为5000万美元。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当前有11家基金管理公司正在排队申请QDII业务资格,包括方正富邦基金、中金基金、信达澳亚基金、安信基金、诺德基金、鹏扬基金、泓德基金、银河基金、民生加银基金、国联安基金和鑫元基金。
虽然近期QDII基金迎来额度“解渴”,但限购依旧是QDII产品的主旋律。据Wind数据统计,当前311只QDII基金中,共有130只基金处于限购状态,且有91只产品暂停申购,二者合计高达221只,占比超过七成。
有公募人士指出,QDII产品长期面临额度不足与市场需求较大的矛盾。“通常来说,如果产品盘中出现异常溢价,外汇额度会优先分配来平抑溢价。除此以外,外汇额度会到需求量大、市场热度高的产品上。”前述人士表示。
港股、美股怎么看?
作为QDII基金两大“去向”,港股与美股两大市场一直是投资焦点。与往年不同,年内港股基金大放异彩,相关指数遥遥领先于美股产品。
根据中金测算,今年内相对确定的南向增量资金为2000亿—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可能超万亿港元。该机构认为,当前中国整体的宏观与市场环境,都更有利于港股,这是因为不论是提供稳定回报的分红,还是作为结构性机会主线的新消费、AI科技,甚至创新药,港股都更有优势,这也解释港股市场的跑赢。与此同时,国内过剩的流动性但又缺乏好的资产的矛盾,推动南向资金不断涌入,只要这一“矛盾”存在,国内资金仍有长期配置需求。
中庚基金此前表示,从长期看,当前港股估值水平虽有所修复,但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相比估值性价比仍较高,且港股集中了中国经济体中具有高创新性和深竞争壁垒的公司,可以说,从中长期配置角度,港股资产仍然是投资者不容忽略的一大投资方向。
截至7月5日,年内QDII涨幅榜居前的产品被港股主题包揽,且多只创新药主题产品涨幅超过50%。相对而言,往年走势坚挺的美股主题基金就较为逊色,多家公募旗下纳斯达克ETF涨幅仅有8%,多只标普500ETF也只有约6%的涨幅。
然而,随着美股年内走出“深V”走势,近期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纷纷创下历史新高,道琼斯指数距离新高也仅一步之遥。
华东某公募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美股的未来走势,核心在于美国经济能不能延续“软着陆”的剧本。如果特朗普的政策不会打破这一经济趋势,那么美股上涨的逻辑依然较为坚实;如果美国因为种种原因陷入了衰退,那么美股的再次大幅调整也在所难免。在政策影响不确定下,对美股回报预期降低是合理的。此外AI行业如果能有超预期突破,依然是推动美股上涨的核心动力,这是长期对科技行业保持看涨的核心原因。
展望美股后市,浦银安盛认为,投资者仍可以对美股采取谨慎乐观的态度。随着美联储面临的政治压力持续增加,美联储官员表态趋于灵活降息,后续降息的时点值得关注。根据CME数据,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仅为7.6%,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9.7%,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2.8%。与此同时,从产业的角度,人工智能产业未来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或依然没有转变,硅谷科技巨头在财报季的数据显示出用户数量以及普及度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