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8 04:01:59 股吧网页版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 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来源:上观新闻

  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对世界造成冲击,就连美国的“昔日老铁”欧洲也难逃厄运。

  近日,“美欧关系2025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暨“特朗普2.0时代美欧关系新态势”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探讨。

  多领域冲击

  2017年至2021年,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可谓颠覆跨大西洋联盟传统。

  2025年1月,特朗普卷土重来,奉行“美国优先”变本加厉,带来冲击不减反增。

  与会学者注意到,政治层面,美欧裂痕更为凸显。

  今年2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震动欧洲。

  同时,美欧保守、民粹势力之间联动日益频密,对欧洲传统政治格局造成冲击。

  比如,美国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企业家马斯克为德国选择党积极发声。无论是德国前总理朔尔茨,还是现总理默茨,都批评美国方面“干预内政”不合适。

  此外,特朗普扬言“吞并”格陵兰岛,在欧洲持续引发回响。

  经贸层面,特朗普的“关税乱拳”也没放过曾经的小伙伴,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招致欧盟方面强烈不满。7月9日,特朗普设定的谈判大限即将到来,双方仍未取得突破。

  欧盟一方面表示,主权决策和立法不在谈判桌上,威胁采取反制措施;另一方面表示,尽最大努力推进谈判,有意让步。美欧关税摩擦升级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内部在反制措施上出现分歧的风险,引发欧盟担忧。

  安全层面,学者指出,美欧在三个地缘政治热点议题上的动向值得关注。

  第一,俄乌冲突。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改美国力挺乌克兰的姿态,威胁切断对乌援助,单方面与俄罗斯接触。美国是否会继续保护欧洲,引发后者担忧。

  第二,中东冲突。自2023年底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攻势导致人道主义形势恶化,招致欧盟等方面批评。

  在伊朗问题上,美国和欧洲立场也有差异。

  比如,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与伊朗围绕核协议举行多次间接谈判,欧洲被边缘化。

  学者指出,在中东问题上,美欧分歧早有铺垫。比如,2005年,美国小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就招致不少欧洲国家反对,包括德国和法国等。

  第三,巴尔干局势。美国仍想在该地区渗透影响力,与欧盟东扩进程相悖。

  6月底,北约峰会在荷兰举行,成为当前美欧关系的缩影之一。此次峰会发布了迄今最短的成果文件,乌克兰危机被冷落,一场“爸爸玩笑”折射欧洲受制于美国……

  学者还指出,当前美欧在全球治理、多边主义、气候变化等方面也存在深刻分歧。

  敢怒不敢言

  不过,鉴于自身实力仍然有限,欧洲似乎仍对特朗普“敢怒不敢言”。

  比如,“特朗普2.0”再次施压欧洲国家提高军费支出,“开价”从“特朗普1.0”时期的2%提高至5%。

  迫于这种压力,在北约峰会上,各国承诺在2035年前将年度国防开支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的5%。

  北约各成员国还同意在2029年对该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以确保2035年最终实现5%的目标。

  这被视为欧洲拉住美国而交出“保护费”,也是提前为“没有美国的未来”做准备。

  不过,北约内部在如何实现新目标上存在分歧。还有学者认为,这一象征性共识是拖延战术、权宜之计。

  又比如,七国集团(G7)峰会6月在加拿大举行,尽管特朗普提前离场,G7仍发表了一份力挺以色列的声明。

  从国别看,欧洲也有讨好特朗普的趋势。

  学者注意到,今年1月,特朗普举行就职典礼,并未邀请英国工党首相斯塔默,反而邀请保守党前首相约翰逊和特拉斯,这对“特朗普2.0”时期的英美关系造成第一波冲击。

  不过,斯塔默2月访美发起“魅力攻势”,包括送上英国国王发出的国事访问邀请函,第一波冲击得以化解。

  此后,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对英美关系造成第二波冲击,但由英美5月达成贸易协议而缓和。

  总体而言,英美特殊关系在“特朗普冲击波”下曲折前行。

  与之相似的还有德国,这从德国应对关税摩擦,新总理默茨上任后不久访美等可见一斑。

  相比之下,法国有些“硬刚”。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声援格陵兰岛,还表示反对可能导致伊朗政权更迭的军事行动。

  学者表示,总体而言,尽管美欧关系出现重重裂痕,但欧洲短期内难以实现独立自主,仍幻想和美国回到过去。

  同时,自“特朗普1.0”开启以来,美欧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即便“特朗普2.0”结束,裂痕也难以弥合。

  学者还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难以将美欧关系视作一个单独的议题,中美俄欧之间的互动纵横交错,持续发生微妙变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