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8 02:20:29 股吧网页版
【楼市把脉】培育住房租赁市场要有精细化供给思维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李宇嘉

  又是一年高校“毕业季”,租赁市场开始热闹起来了。据报道,广州的黄埔区靠近天河、越秀等就业密集区,也是新兴产业集聚区,该区科学城、萝岗等近年来落户了不少科技型企业,成为毕业生租赁的首选地。

  6月份,黄埔区有70%的房源租给今年刚毕业大学生。据中介小哥讲,优质房源发布出去后,一两天就一抢而空。笔者把这则消息告诉单位新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说现在租金比较低、卖相也不错的房源很少,要么是租金高(超过3000元/月)的长租公寓、私人业主商品房,要么就是卖相很差(主要是采光通风、户型或装修等较差的楼梯老破小),适宜的房源很少。

  最后,他们多数选择几个人合租一套商品房,等日后工资积攒够了再单独租一套。但其实算下来,合租的平均租金更高了。只不过,每个人的租金负担下降了,住起来还算舒适,只是公区无人打理。从意愿来讲,这些90后、00后们想租“一房一厅”的户型,私密性更好、舒适度更高,还不受打扰。工作稳定的话,自己也愿意长租下去,甚至花钱置办一些简易家具。

  事实上,这类房子太少了。但同时,调研也发现,市场上空置待租的老旧住房、商办类公寓等又非常多,很多业主抱怨“降租金”也租不出去。笔者认为,主要问题在于供求不匹配,有的室内装修或配置、卫生状况、公共配套、通勤可达性方面存在硬伤,有的安全感、体验感较差,有的后期管理不到位,有卫生或安全问题,导致一边长期空置无人问津,一边是租不到房。

  不久前,笔者到内地某四线城市调研。这里房多人少,照理说租赁市场乏善可陈。但调研一圈儿下来,发现细分的租赁赛道很活跃。比如,这个城市近年来重视创文创卫,吸引了大量的环卫、园林养护工人。经盘问后才知道,这些人很多都租在小区地面上的“车库里”。业主把车库卷帘门改成房门,地板上搭一张简易的床,就可以租出去了,一年租金大概7000-8000元。

  租这类房子的,一般都是中老年打工人群,两口子居多,算上在公交、家政、餐饮店打工的配偶,这个人群数量在1000人左右。对于一个只有20万人左右的城市来说,这个规模不小了。另外,一家200多人的餐饮连锁店,80%的是服务人员、配餐人员、厨师等人群,多数人租在楼上商铺改的简易房源中,8平方米租金约600-800元/月,尽管便宜,但有消防风险。

  这几个案例中,共性的问题是,被调研的租客都对当前的租赁状态不满意。就其影响来看,往小了说,普遍不愿意在房间里、客厅里添置生活设施,租赁日子得过且过;往大了说,觉得很难在城市里扎根,上面那些中老年租客,大多要告老还乡,年轻人则面临未来的搬迁预期。无论是对各地引进和留住人口,打造细水长流的内需和消费动力来说都是不利的。

  但同时,无论哪个城市,都有大量空置房源,各地租金已连续下跌4年了,很多地方还在绞尽脑汁地“去库存”。笔者认为,新时期的住房管理,该要彻底换思路了。从住房选择来看,大多数城市租房、买二手房、买新房已是三分天下了,热点城市租赁依然占主导。对广大年轻人来说,租赁(或长租)是再自然不过的居住形式了:先租着,等收入能支付了再买房。

  从调研看,并非不切实际地租或买高品质的房子,而是有适宜的租赁面积、适宜的租金、卫生环境尚可、没有嘈杂打扰休息、楼栋有管理员、消防等隐患降到最低、设施坏了及时修理、楼下有通勤公交等,但满足这些条件的并不多。本质上,供给端太注重物质空间,但基于租赁需求的服务和管理严重缺失,后者才是当下关注的焦点,毕竟租赁也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目前来看,制约供需匹配的主要因素是“算不过账”,即租金覆盖不了成本。但事实上,无论是老旧住房、商办公寓等,都存在严重过剩问题,招商引资或销售出去基本无可能。针对不同租赁需求做供给侧改革,更多是服务和管理到位,打造有秩序的供给,其带来的不仅是盘活存量资源的效果,更是降低城市化成本、扎根成本,培育本地可持续内需和住房发展的基础。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