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2025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迎来罕见的双重机会之窗:一方面是激励创新,而激励创新的秘密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改革,这是解锁创新与发展潜力的钥匙。
“‘做多中国’的本质不在于买卖股票,而在于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实现股市长牛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其核心密码是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张维认为。
张维表示,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取得突破性成就:汽车出口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2024年集成电路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单品,出口金额达1595亿美元,超过服装、手机。这背后的原因是大国博弈叠加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了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的双重机会之窗。除了半导体等少数领域仍需补功课,中国已在多个领域完成对第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追赶,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领域与美国并肩前行。
“中国在顶尖科技上还未实现意义重大的全球领先,这也意味着未来我们有更大的潜力,核心是大量的科技创新。”张维认为,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的长期支持。
张维认为,所谓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本质是科技资本和创新资本,以长周期、大投入、高风险为代价,以获得高回报为目的。耐心资本与基金期限密切相关,而美国企业上市周期更短,上市更容易。
在张维看来,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激励企业家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巨大的财富效应。同时,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主要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及安全等各方面的预期。
参考纳斯达克市场的经验,张维认为,资本市场不必强调“挑选赢家”,用审核制筛选“好公司”,有可能错过真正的创新者。苹果、亚马逊、英伟达等创造最多回报的企业都走出了第二增长曲线,相比首次公开募股(IPO)时已截然不同。
“包容且具强大财富效应的美国资本市场,是美国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这也是值得向美国市场学习的地方。”张维说。数据显示,2015—2024年,美股77%的技术企业、98%的生命科学企业IPO时未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