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8 02:12:10 股吧网页版
科创企业信心增 投资机构更敢投 科创板新政“资润”AI超级赛道
来源:上海证券报

  对于那些尚在技术攻坚期、还缺乏盈利报表的AI产业链公司,到科创板上市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

  近日,中国证监会制定《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宣布,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以更好地对接AI等前沿科技领域快速发展的需求。

  这一改革直接影响了企业航向。AI企业在前期往往面临盈利难、上市难,原本创业公司设想更多的是被并购,但最近独立上市被纳入考虑范围。

  AI作为资本与技术共振的超级赛道,呈现鲜明的“价值前置,盈利后置”的特征,企业易陷入高投入、慢回报的困境。针对这一问题,资本市场以制度创新予以正面回应,以期为AI企业注入长期信心。在这场关乎技术主权与产业未来的长跑中,谁将率先借助新政东风脱颖而出,不仅将改写自身发展轨迹,更将影响我国AI产业生态的整体格局。

  AI行业“价值前置,盈利后置”

  AI产业纵横交错,呈现多元化、多维度的格局。纵向来看,数据、算法、算力构成了AI产业的“三驾马车”,涉及硬件、软件、算力等多个层面。横向落地中,大模型、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应用相互促进、协同演进。

  从ChatGPT横空出世,到科技大厂“All in AI”,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生发,AI是一个“人人都看得见”的黄金赛道,同时也是众所周知的“烧钱”赛道。

  从融资来看,OpenAI、马斯克旗下的xAI以及国内的大模型“六小虎”“吸金”无数;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智元机器人均在年内斩获巨额融资。

  从发展逻辑而言,竞争格局、产业终局未定,企业必须“广积粮”,方能多一分胜算。

  从现实层面来看,多个方向的AI企业需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短期内难以“自主造血”。以具身智能为例,其技术栈涵盖硬件、算法、软件系统等多个层级,需要跨学科的研发体系,供应链复杂,团队必须既懂核心技术又深谙场景需求。

  优艾智合副总裁关健认为,这种“重投入、长周期”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具身智能与餐饮、零售等快速变现行业有本质差异,必须找准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与业务产出的平衡点。

  因此,大量AI企业必须通过持续融资,保证不“失血”。但这一方式的局限性在当下愈发凸显:一是明星企业仍然能在一级市场斩获PE/VC或者地方国资的融资,但一轮一轮融资推进下去,企业估值水涨船高,最终能接得住高估值的投资人所剩无几;二是证券化预期不明,直接限制了企业在一级市场的融资能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我国对于AI企业的支持力度仍有提高空间。一家AI行业港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解释道,中国科技人才几乎铺满了AI产业的各个细分赛道,培育出了一大批科技公司、新经济公司。“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创业公司将来能去哪儿?早期风投在投一家公司时,这家公司将来是去纳斯达克、港交所,还是A股,就决定了这个公司能融到多少钱。”

  在他看来,当前国内AI行业的投资逻辑有些特殊,投资机构可能投的是一个“能亏得起的钱”。“国内外的大模型企业看起来都能拿到融资,但融资规模天差地别。以OpenAI为例,虽然它没有盈利,但它一旦在纳斯达克上市,估值可能是两三千亿美元,所以创投机构、产业资本愿意重金押注,因为投它的商业逻辑是成立的。”

  着眼未来“扶一把”

  近日,处于未盈利状态的摩尔线程、沐曦股份IPO获科创板受理,再次表明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企业的决心。

  在业内看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并将AI行业纳入适用范围,将以更大力度支持AI领域的优质企业,鼓励更多的创业者积极投身这些行业。

  “对一些尚未成熟、尚未盈利以及尚处于产业发展前期的高科技公司来说,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重要。在资金方面,资本市场最能担当‘扶一把’的角色。”优必选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张钜说。

  张钜认为,本轮改革对于未盈利科创企业来讲意义重大,设立科创成长层,使未盈利科创企业挂牌上市常态化,让未盈利科创企业具备上市融资的常规化路径。

  “原本创业公司更多设想的是被并购,但独立上市最近被纳入大家的考虑范围。”无界AI联合创始人马千里告诉记者,新政为AI创业公司提供了一条新路。

  在科技大厂林立的当下,AI创业公司不仅面临融资和盈利难题,而且还面临“卷不过”的问题。科技大厂不仅在研发、算力、人才方面更有优势,而且为抢占市场份额,在招投标中往往可以给出更低的价格,中小企业只能被动“卷”。

  多位创投人士、企业高管认为,新政切中了AI行业的特性,让企业不必为短期盈利减少必要的战略投入。至于如何判断投入的合理性、必要性,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边际成本递减效应、避免形成沉没成本,并最终转化为可复用的模块化产品。

  “对于深耕垂类应用的AI公司来说,重点是如何打造产品可以落地应用,谁愿意为产品买单。”上奇数字董事长孙会峰对记者表示。

  上奇数字是一家已实现盈利的产业大数据服务商,累计融资近1亿元。虽然目前公司和上市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但新政让公司明确了更接近的门槛,也有助于公司在一级市场进一步融资。

  “我们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内最大的产业数据集,拥有100万注册用户,在大模型的支持下,一键就能生成一份产业报告。我们希望投入资金,把60个数据集拓展到100个,将用户拓展到千万级别,并面向场景持续迭代产业情报和智能决策服务。”孙会峰说。

  一级市场“更敢”投AI

  早期技术孵化周期拉长、风险增大,是创业者和资本市场面对的共同挑战。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并将AI行业纳入适用范围,也将鼓励创投机构投资躬身入局,形成“科技—资本—产业”的长期良性循环。

  宝山金浦科创基金负责人夏超告诉记者,原来的投资更注重短期商业模式验证和盈利前景评估,对持续“烧钱”培育市场的项目持谨慎态度,投资范围相对局限。

  “现在我们的投资面会加大。比如,我们长期看好算力自主可控环节,对于这些领域的头部企业,我们会加大投资。”夏超说。新政带来的是投资布局结构性变化。基金规模虽然没变,但选择面扩大了,原来周期更长、让创投机构“缩手缩脚”的一些项目,现在会被纳入投资范围。

  夏超说:“AI是我们投资的核心,我们希望把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都抓在手里,形成互相赋能的生态。虽然目前这个链条还没有完全打通,因为很多节点还没有实现国产替代,或替代的成本较高,但后续打通后这些环节一定会爆发。下一步,我们打算和能消纳算力的应用企业进行合作,最终我们投资的企业会形成一个闭环和国产生态链。”

  联想创投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政本质上是逐步扩大对“硬科技”的政策支持,第五套标准采取的“市值+研发”的差异化门槛,打破了传统盈利指标束缚,其动态调整机制(如扩大适用范围)和严格退市规则,既体现了包容性,也兼顾了市场风险控制,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长期发展的资本助力。

  自生物医药领域采用第五套标准以来,2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这一标准上市,募资总额超428亿元,推动17款国产1类新药获批,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

  “AI等前沿产业就是‘硬科技’的典型代表,其市场价值评估同样需要加大技术权重,避免对于营收的‘一刀切’评价。”联想创投有关负责人说。

  有接近监管层的市场人士认为,如果AI等前沿产业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得到科创板的“资润”,那完全可以推而广之:但凡有硬核科技、其商业模式及商业前景可期的新兴产业,都有望登陆科创板,借助科创板发展壮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