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数字人、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感知交互、空间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前瞻性技术攻关。
利好政策的发布,再次引发各界对数字人的广泛讨论。数字人也称AI数字人,是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来且与人类形象接近的数字化人物形象,依赖手机、电脑或者智慧大屏等显示设备存在,主要可分为2D(二维)数字人和3D(三维)数字人两大类。
今年以来,多地积极布局数字人领域。仅6月份,就有西宁市、绵阳市等多地政府部门上线了新款数字人,在赋能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服务便利。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字人备受青睐,是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影响增强的具体表现之一。多地在数字人领域的技术端或应用端积极开展布局,有利于促进数字人产业的规范化与规模化发展,有助于推动AI技术在各行各业创造更大经济价值。
目前,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数字人产业生态日渐完善,产业链协同逐步增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增长。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AI数字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约41.2亿元,较上年增长85.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9.1亿元,2029年达到250.5亿元。
“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是数字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有效扩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相关技术仍在快速迭代,这意味着数字人的生产成本仍存下探空间,而投融资端的火热表现正为潜在‘下探空间’演变为现实提供助力。”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IT桔子(北京岁月桔子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年内数字人领域共发生投融资案件23起,接近2024年全年数据(24起);23起投融资案件金额共计35.07亿元,平均每起融资超1.5亿元。
受访专家普遍表示,数字人领域“技术—市场—资本”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正加速形成,为我国数字人产业从成长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积蓄力量。
谈及数字人产业的成熟阶段,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届时,数字人将深度渗透各个行业和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更好、更快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重点关注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培育,结合自身技术储备深耕特定领域的数字人研发,为数字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