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界可谓发生了一件“大事”:作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重要落子,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15只正式成立,募集总规模逾150亿元,合计有效认购总户数超18万户。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创新品类基金不仅将推动公募基金回归“受托理财”的本源,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新的风险收益匹配工具,更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进入“业绩驱动”新阶段。
浮动费率基金“浮动”在哪里?
与现有基金一旦买入,就会收取一笔固定费率的管理费不同,“浮动”费率基金的核心就在于其打破了“固定管理费”模式,将管理费与业绩表现直接挂钩——其他的认购/申购费、销售服务费、赎回费率及托管费依旧保持不变。
以当下已成立的浮动费率基金为例,在我们持有基金不足1年的情况下,这些基金都将按照1.2%的费率(0.6%固定管理费+0.6%或有管理费)收取管理费;而当持有期限超过1年或以上,就会根据持有期间具体的年化收益率,收取对应的管理费率档位。以下是两个浮动费率基金“东方红核心价值”及“易方达成长进取”的具体管理费收取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东方红核心价值费率表

表2易方达成长进取费率表

可以看到,在相对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年化超额收益率在-3%及以下时,仅收取0.6%的管理费,当收益率为正且相对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年化超额收益率超过6%时,收取最高的1.5%,其他情形则收取1.2%——
用更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若基金业绩未达预期,管理费就减少;表现优异时管理费就提高,也就是说,如果基金经理与机构想要获得更高的管理费,那就得想办法长期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变相推动了基金公司与基金管理人“自我提升”的欲望。
浮动费率基金值得“入手”吗?
这样看来,浮动费率基金似乎可以“试个水”?毕竟收益率不高的话我省钱,收益率高皆大欢喜——然而事实上,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试水”的意义并不太大。
还是拿上述提到的浮动费率基金“东方红核心价值”为例,与同机构、同为偏股混合的非浮动费率基金“东方红新动力”对比,无论是A类还是C类,两者的认购/申购费率(A类)、销售服务费率(C类)、赎回费率以及托管费率(A、C类均有)完全相同,区别仅仅在于管理费。(见表1和表3)
表3 东方红新动力费率表

可以看到,只有当持有期限满1年或以上时,浮动费率基金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公募基金投资者持有期超过一年的占比在六成左右,依旧有大约四成的投资者持有期不到1年,因此,对于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资金短期内可能就要使用,或没有中长期投资规划的投资者来说,并没有投资浮动费率基金的必要。
此外,虽然费率是选择基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但绝对不是决定基金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且仅从基准费率来看,目前非浮动与浮动费率基金的费率差别并不太大,因此,若单单为了费率而忽视了基金本身的情况,就有点儿本末倒置了。
当然,除了以上两个理由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新基金与老基金之间的优劣问题。这批浮动费率基金均为新产品,相比已在市场上存在了一段时间的老基金,一般来说新基金会享有较为优惠的认购费率,然而,这一优势却并不是“新人”独有,通过招商银行APP、支付宝、天天基金等平台进行基金交易时,老基金的申购费也可以享受1折优惠。
此外,新基金通常会有一段募集期与封闭期,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资金不仅要等到基金正式成立后才能开始运作,在封闭期内也无法赎回,对资产流动性的要求更高;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基金完全没有过往的表现可供参考,因此可以说,比起已有相对稳定投资策略、资产配置,还可以参考过往表现的老基金,新基金的不确定性实际上要来的更高。
所以通常来说,基金还是老的好,尤其是在你的老基金业绩稳定、费率也可接受的情况下,就更没必要因为所谓“浮动”费率的优惠而放弃“原配”,去购买新基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