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将于7月18日至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

新闻发布会现场每经记者张怀水摄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介绍,本届博览会紧扣“气象融入新经济,携手共创好未来”的主题,设立气象赋能新质生产力和民生服务两大核心板块,肩负展现气象赋能多产业发展和搭建权威气象产业信息交流平台两大使命,旨在打造一个真正贯通产学研用、加速成果转化的行业盛会,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记者注意到,气象经济是与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相关联的全部人类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人类在生活、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为趋利避害以适应天气气候条件的所有收益与付出。气象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许小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气象经济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尽管与其他一些产业相比,这个规模还不算特别大,但未来发展潜力很大。“现在气象经济在低空经济、新能源、大健康以及文旅等领域挖掘还不够,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气象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航空气象专委会主任委员李耀辉在发布会上表示,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气象保障是支撑低空飞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但亟需高精度气象探测与预报预警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先进气象技术装备产业的创新支撑。基于此,在博览会期间举办“航空气象·低空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旨在推动航空气象赋能低空经济安全与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秘书长王玥则表示,在气候变化与文旅消费升级背景下,气象服务已成为保障景区安全运营、激活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将深化与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合作,联合开展气象旅游研究及标准制定;拓展气象数据在智慧管理、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场景,使其既成为安全管理的核心锚点,也能转化为激活消费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