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7月7日电(李一帆)7月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公布2025年度上半年乘用车市场降价数据。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降价态势呈现显著回调,整体降价力度较2024年同期明显减弱,尤其是4-6月降价车型数量大幅减少。具体来看,1-3月尚维持一定降价活跃度(1月7款、2月21款、3月23款),但4月起急剧收缩(4月14款、5月12款、6月14款)。上半年累计降价车型仅91款,较2024年同期的144款减少37%,反映市场正在从“价格战”转向“稳价策略”。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变化一方面源于国家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强化,带动消费回暖,缓解了车企降价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国家高层和行业协会针对行业反“内卷”的一系列发声,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一趋势。
从降价结构来看,2025年上半年市场呈现出鲜明的分化特征,新能源车基本取代燃油车成为价格调整的主战场。累计来看,上半年新能源车(含纯电、插混、增程)占据了降价车型的绝对主力,而燃油车(包括常规燃油和混合动力)的降价规模则大幅萎缩。
以6月单月为例,14款降价车型中,纯电动车占据6款,较去年同期的3款翻倍;插混车型有2款,同比增加1款;增程式车型1款,数量持平。其中,纯电车型比亚迪海豹06、欧拉好猫等降幅高达25%左右。反观燃油车,常规燃油车仅5款降价,同比减少2款,而混合动力车型当月更是0降价。从这种结构性的转变能够看出,当前汽车存量市场的竞争焦点已全面向新能源领域聚集。
在降价力度方面,2025年上半年整体呈现出温和下行的趋势。全市场综合降幅从1月的2.1万元(降幅14.5%)收缩至6月的1.5万元(降幅9.9%)。
新能源车作为降价主力,上半年新车降价车型的平均降幅达到2.3万元,降幅12%,但其力度在6月单月显著回落至1.5万元,降幅10.4%,为二季度以来最低点,降价动能正在减弱。而燃油车上半年平均降幅为1.7万元,降幅8.9%,6月单月为1.4万元,降幅8.6%,其降价幅度和波动性均小于新能源车。这些数据表明,汽车市场的降价力度已从年初的相对高位逐步收敛,市场整体正趋向于更为理性的定价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降价”(指明确宣布突破前期价格下限的新车或调价)行为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竞争烈度的彻底降低,而是竞争形式发生了转换——“促销”活动成为车企维系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
2025年6月,新能源车的终端促销力度维持在10.2%的“中高位”,虽然环比上月下降了0.8个百分点,但同比仍高出1.6个百分点,说明其市场压力仍在。更为突出的是传统燃油车领域,其终端促销力度在6月达到23.3%,不仅环比上升了0.8个百分点,同比更提升了2.1个百分点,并且已经连续13个月稳定在21%以上的历史高位区间。
这种“明稳暗促”的局面在高端市场尤为激烈,豪华车6月促销力度高达26.8%,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充分反映出新能源车持续分流下,传统燃油车阵营、特别是高端和合资品牌所承受的巨大销售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下半年市场预计将延续上半年“总量趋稳、结构分化”的基调,技术迭代、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供应链与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将成为决定降价与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