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简称“中证指数公司”)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7月21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上证专精特新指数及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这一系列指数的推出,旨在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表现基准,引导资金流向创新驱动型中小企业,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
专精特新企业“小而专”,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特征,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小巨人”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创新能力突出、核心技术掌握度高、细分市场占有率领先、质量效益优良而著称。
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超过1000家。这些企业虽然市值较小,但具有较强的创新属性。数据显示,A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约67亿元,平均营业收入约13亿元;同时,其研发强度(10.4%)、毛利率(31.6%)和营收增长率(9.8%)均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
多维度表征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加快专精特新发展,展现出强劲创新活力。自2019年以来,超过3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沪上市,占同期全部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45.9%,其中超过310家在科创板上市,凸显了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首选上市地的吸引力。
本次发布的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选取50只规模较大的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其合计市值和研发支出分别占全部科创专精特新证券的47.7%、41.9%,平均研发强度高达21.2%,精准表征了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特点。
为更多维度表征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还同时发布了上证专精特新指数和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分别表征沪市和A股市场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其中,上证专精特新指数选取100只规模较大的沪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其中,主板证券占比25%,科创板证券占比75%。样本合计市值占沪市专精特新证券的54.7%,为市场提供了沪市专精特新企业表现基准。
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分别从沪深北市场选取合计100只排名靠前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最新一期样本包含的沪深北市场证券分别为41只、48只和11只,全面反映A股市场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格局。
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质效
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与韧性的重要源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排头兵,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次专精特新指数系列的发布,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工具,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质效。
财联社记者获悉,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后续将持续优化指数供给体系,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配置工具,并积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培育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