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恒银科技发布了《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公告》。公告显示,恒银科技于2021年以自有资金购买信托理财产品,2024年末逾期未收回金额为1.85亿元。
其中,购买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7亿元,至2024年年报披露日共收到投资收益0.13亿元,本金及剩余投资收益逾期未兑付。购买长安宁·盈祥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0.15亿元,本金逾期未兑付。恒银科技已委托国民信托起诉相关方,该案于2024年9月获终审判决。
记者梳理此前公告,恒银科技购买这两项信托产品始于2021年。彼时,董事会同意公司在不影响主营业务运营和日常资金周转的前提下,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6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或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
2021年7月13日,恒银科技购买了国民信托的“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金额为1.7亿元,期限18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11.00%。该信托资金全部用于向天津致融建筑材料销售有限公司发放信托贷款。
2021年9月10日,公司购买了长安信托的“长安宁·盈祥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金额为1500万元,期限12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8.00%。信托资金用于向正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正邦集团”)发放信托贷款。公告显示,2022年,因受“猪周期”影响,正邦集团因流动资金紧张导致信托产品发生逾期未兑付。
关于国民信托·慧金87号信托产品兑付的处置进展,恒银科技最新公告称,为保障信托贷款债权的实现,天津金易公司、天津星耀公司及福建万合公司在交易时均作为抵押人以其持有的房产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抵押登记。因被执行财产位于天津市,故债权人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为执行法院提交执行申请书并执行立案通过。
公告显示,截至目前,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委托评估机构正在对相关房产和其分摊的土地使用权的市场价值进行估价,预计2025年7月底完成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债权人拟通过司法拍卖或以物抵债的形式解决上述信托贷款债权。后续债权人拟通过司法拍卖或以物抵债的形式解决相关信托贷款债权。若拍卖所得款项或以物抵债金额仍不足以覆盖全部债权,债权人会继续向债务人追讨。
恒银科技基于谨慎性原则,并根据北京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国民信托·慧金87号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出具的《估值报告》,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500万元。
对于长安宁·盈祥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兑付处置进展,据悉,2024年长安国际信托执行股票份额计提分配方案,恒银科技可获“计提分配”238.1万股正邦科技股票,对应实际分配信托份额833.35万份,扣减后剩余信托份数为666.65万份,该股票尚未过户至信托计划委托人名下。
公告显示,2025年3月31日,正邦集团、江西永联实质合并重整计划执行完毕,针对剩余信托份额,长安信托表示会积极履行受托人职责,目前仍在与正邦集团、江西永联积极沟通协商剩余信托债权的处置,督促正邦集团和江西永联履行偿还全部借款责任。
国民信托成立于1987年,其前身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浙江省信托投资公司,2004年获核准迁址北京;2007年“新两规”出台后首批获得重新登记,是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的全国68家持牌信托金融机构之一。
截至2024年末,国民信托总资产51.29亿元,净资产43.99亿元,净资本30.06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24亿元,净利润3.8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9.16%。
国民信托2024年年报称,2024年1月,王晓天到任履职国民信托总经理,彻底解决了国民信托总经理长期缺位问题。2024年,国民信托根据监管政策的变化,继续加快业务转型,坚持回归信托本源业务,提前进行业务差异化布局,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在企业破产重组、家族信托等服务信托领域持续深耕并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探索取得重要进展,同时资本市场特色权益投资业务实现突破。
另据披露,2024年,国民信托通过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助力5家企业重整成功实施,成立信托规模约51亿元。其中,服务上市公司2家。
长安国际信托前身为“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1986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1999年12月公司增资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西安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2011年11月经原银监会批准,并经工商登记,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更名为“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53.24亿元。
长安国际信托官网显示,其公布的最新一期年报还是2021年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年报均尚未披露。2024年6月,长安国际信托总裁变更为董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