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7日消息(记者宓迪)中小银行上市迎来新动向。近日,顺德农商银行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东莞银行和南海农商银行则于6月30日更新财务资料,继续冲击上市进程。
7日,顺德农商银行方面回复央广财经记者称,鉴于该行战略规划优化需要,经审慎评估后,决定暂缓上市进程。该行将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市场状况、监管政策等,择机重启IPO。
近年来中小银行冲击上市情况如何?上市进展缓慢背后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记者就此采访专家进行了解读。
顺德农商银行冲击上市历经多年
根据其官网介绍,顺德农商银行总部位于广东顺德大良新城区。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顺德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一家具有70多年发展历史的金融企业,2009年底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广东省三家首批成功改制的农村商业银行之一。
深交所官网近日显示,因顺德农商银行、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4年修订)》第六十二条,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公开资料显示,顺德农商银行冲击上市之路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顺德农商银行就审议通过了关于该行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并上市的相关议案。2019年,顺德农商银行首次递交招股说明书,冲击A股上市;2023年,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其IPO亦平移至深交所。
从顺德农商银行2024年年报来看,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3.77亿元,同比增加1.40%,其中利息净收入59.62亿元,同比下降11.25% ;非利息净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加56.45%。2024年该行实现税后净利润31.77亿元,同比下降7.89%。
此外,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总额40.49亿元,不良贷款率1.61%,比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81%,比上年下降0.17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同样在冲击A股上市的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银行)和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农商银行)于6月30日更新财务资料,继续冲击上市进程。
整体来看,根据深交所网站目前披露的IPO信息,东莞银行、南海农商银行目前审核状态为“已受理”;顺德农商银行、广州银行、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为“终止(撤回)”。此外,上交所网站披露的IPO信息显示,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审核状态为“终止”;湖州银行审核状态为“已问询”;湖北银行、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为“已受理”。
专家建议提高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能力
资料显示,在2022年1月兰州银行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后,就未能有银行成功登陆A股。今年1月13日,宜宾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近三年来全国银行业唯一上市银行、四川省第三家上市银行。上一家登陆港交所的是东莞农商银行,于2021年9月成功挂牌上市。
“近年来银行IPO进展缓慢,一方面与资本市场政策调整有关。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背景下,上市资源更多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另一方面,与近两年A股市场震荡有关。银行股体量较大,需考虑其上市对资本市场稳定性的影响。”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
谈及中小银行上市可能面临哪些挑战,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一方面当前A股IPO优先支持“新质生产力”,金融板块审核趋严,中小银行面临“合规门槛高、排队周期长”的困境。同时,市场对银行股估值普遍低迷,投资者信心不足,定价难平衡股东利益与市场接受度。另一方面,净息差持续收窄,中小银行负债端成本高、资产收益率低,盈利空间被压缩;资本充足率不足,依赖永续债等“补血”,但成本高、规模有限,形成恶性循环。此外,中小银行业务高度依赖存贷,科技能力薄弱,难以匹配大行的数字化风控和场景化服务,易陷入“低效内卷”。
除了上市这个渠道以外,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西安银行、兰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获批。此外,西安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机构于年内成功发行了二级资本债券。其中不少为中小银行。
董希淼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现阶段,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嗷嗷待补”,应支持中小银行加快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创新资本工具,提高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能力,有效开展补充资本,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
在今年以来中小银行净息差承压的背景下,田利辉表示,中小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是差异化突围,应深耕区域经济,聚焦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细分领域,打造“人缘+地缘”优势;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要降低高息负债,提升低成本存款占比,资产端要向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倾斜,提高风险收益比;数字化转型加速,要借鉴头部银行经验,搭建智能风控系统、全流程线上化产品,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客户体验,用技术反哺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