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7月7日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国际合作司)副主任李婉丽介绍了二季度以来养老领域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三季度将积极推进的各项民政工作。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孙文灿表示,近期在养老服务领域安排部署的两项重点工作分别是:强化养老服务安全管理,提升应急能力水平;组织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增进老年人福祉。
推进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李婉丽表示,三季度,民政部将实施好新时代"银龄行动",加快推动老年志愿服务体系研究,支持加大老年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相关领域服务供给。推动制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政策措施。组织全国"敬老月"活动,持续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
推进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方面,民政部将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各地优化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适配发展。指导各地开展"养老消费季"活动。扎实推进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发布会上,李婉丽介绍,"十四五"以来,共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4.1万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79.8万人次。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养老服务师"新职业。
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2025年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助餐服务,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持续健全,共完成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补贴支持84万户老年人购置居家适老化产品。
强化养老服务安全管理
近期民政部印发《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简称《预案》),对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作出规范。《预案》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对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中养老机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孙文灿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将以《预案》宣贯落实为契机,强化养老机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而言,要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各级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完善本层级和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形成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对提供制度保障,重点是要压实养老机构的主体责任和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同时,民政部将指导地方民政部门继续探索区域养老应急救援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养老机构改造升级设施设备,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快健全养老服务应急管理体系。
组织开展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民政部、商务部拟于7月至12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并于7月1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启动仪式,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更好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据了解,民政部、商务部在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中,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服务质效,深入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大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高品质生活需要;实施惠老助企政策,降低企业服务成本;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业态。
老年人是消费领域的重要群体,也是消费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之一。孙文灿表示,在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期间,民政部将把保障老年人消费安全作为重要内容,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坚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让老年人放心消费、安心消费。
具体而言,措施分为四个方面:加强教育宣传,提升防范意识,指导各地统筹多方资源,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安全教育宣传行动;加大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聚焦老年人消费维权重点领域;畅通维权渠道,建立快速处置机制,指导各地公布养老服务消费投诉举报电话,推动建立老年人消费纠纷快速调处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监管措施,推进养老机构明码标价。
孙文灿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将以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为契机,持续压实各地责任,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推动各项保障措施落地见效,切实筑牢守好老年人消费安全防线,让老年人消费更安心、生活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