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7 16:33:20 股吧网页版
今年美股IPO融资额同比增77% 美国IPO市场是否真正复苏?窗口期稍纵即逝?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后歆桐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上周再度双双收于历史纪录高位,连续第三周上涨。道琼斯工业指数收盘也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在经历了2022~2023年的冷清后,美股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也有所回暖,新股上市首日股价翻番的情况创下2021年IPO热潮至今三年半中之最。但分析师警示,历史情况暗示,首日表现无法保证后续走势,美股IPO市场能否恢复繁荣仍存问号。

  历史数据

  汇编数据显示,截至7月初,今年共有超过170家企业在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10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77%。并且,其中有三家融资规模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上市首个交易日股价翻了一倍多,录得2021年以来上市首日股价翻番数量最多的一次。在美股上市繁荣期,曾一度有9家企业上市首日股价翻番。

  具体而言,有线电视频道Newsmax股份有限公司在3月上市融资7500万美元,首日开盘涨幅一度达到735%。第二季度,稳定币发行商Circle Internet Group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融资12亿美元,首日飙升168.5%,无人机制造商Airo Group Holdings股份有限公司首日收盘上涨140%,融资规模6000万美元。

  这些情况令投资者兴奋,但历史表明,从长远来看极端的首日上涨很少会给投资者带来正回报。

  根据佛罗里达大学金融学教授里特(Jay Ritter)的研究数据,1980年~2023年间,不包括发行价格低于每股5美元和通过美国存托凭证上市的企业,上市首日股价翻番的美国上市企业有316家。其中,近90%的三年期持股回报率为负,且相较于首日收盘价,平均跌幅高达46%。

  里特称,专业交易员和散户投资者经常推动新股首日飙升,因为他们通常会尽早抢购股票,并利用首日交易势头。然而,他们实际上并非新股的主要持有者,企业更喜欢将大部分可售股分配给共同基金,因为共同基金的投资策略往往基于对公司前景的判断,且至少在名义上承诺长期持有。历史上,上市首日股价翻倍的情况也通常与美股创新高时期高度吻合。比如,1999年和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一度有100多家公司的股价上市首日翻番。不过,其中大部分股价后劲不足,公司也趋于默默无闻。“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都不成熟,很难估值。最近的例子包括Newsmax。”他称。

  此外,历史上一些首日表现亮眼的新股,有些后续甚至遇到财务困难,让投资者早期的乐观情绪变得可笑。在线二手车零售商Vroom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该公司在2020年6月IPO后的首个交易日上涨118%,但随后陷入财务困境,最终于去年申请了破产保护,并于今年1月完成资本重组。即使对许多明星企业来说,上市首日股价飙升,也无法确保此后走势。比如,Airbnb和Snowflake是2021年IPO热潮时期,9个首日股价翻番的IPO中最引人注目的。但时至今日,它们的股价仍处于破发状态。

  美国IPO市场是否复苏了?

  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屡屡讨论,美国IPO市场是否正在复苏,能否复苏。在4月美股极端波动导致IPO发行一度停滞后,近期连续数周美股大盘和新股的强势走势,令投资者和企业再度提出这一萦绕在心头的问题。

  私人市场交易平台Rainmaker Securities的董事总经理马丁(Greg Martin)表示,许多有上市计划的企业,正寻求利用眼下的窗口期,该窗口期可能稍纵即逝。为此,他称,这些企业和以往上市的类似企业相比,往往愿意在上市估值上作出让步,提供有吸引力的折价。尽管如此,他称,美国IPO市场能在多长时间内维持这种复苏的早期迹象,仍有待观察,特别是在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和以伊冲突背景下。

  事实上,部分在6月上市之初走势强劲的新股已经大幅回落。截至上周五,Newsmax股价仅比其IPO价格高出24.2%。数字健康公司Omada health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价上周收盘时已较IPO价格下跌10%,6月6日上市之初,一度上涨21.1%。广告科技公司MNTN股份有限公司6月首个交易日上涨64.8%,上周收盘涨幅缩小至15.7%。“我们能否维持IPO复苏热度有待观察的同时,会否回到今年稍早那种更加混乱的市场环境,也仍然是个问号。”他称。

  此外,不少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也可能阻碍一些企业选择美国作为上市地。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不包括SPAC上市,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新股上市额从2024年同期的18亿美元跃升约8倍,达到140亿美元。这使得港交所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上市目的地,超过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普华永道预计今年港交所IPO将达到100起,筹资总额将超过255亿美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