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华宝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安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旗下QDII产品“开门迎客”,或恢复QDII产品的正常申购业务,或提升QDII产品的大额限购金额。
据悉,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向部分符合条件的QDII机构发放投资额度合计30.8亿美元,进一步支持QDII机构依法合规开展跨境投资业务,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序满足境内居民合理的对外投资需求。
多只QDII产品恢复正常申购业务
7月4日,华宝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保护持有人的利益,自7月7日起,华宝纳斯达克精选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QDII)在各代销机构的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含定投,A类、C类份额分别计算)金额上限调整为2万元(含)。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此前的大额申购限制为5000元。
同日,华宝基金还有多只QDII产品调整了大额申购限制金额。比如,华宝致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QDII)将之前2万元的大额申购门槛调整为20万元,华宝海外科技股票(QDII-LOF)将之前2000元的大额申购门槛调整为1万元。
7月以来,不少QDII基金恢复了正常申购业务或提升申购限制金额。比如,华安基金在7月2日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基金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公司决定自7月3日起恢复华安日经225ETF的申购业务。此外,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等多只产品发布公告称,恢复大额申购业务。
多家机构获批新额度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向部分符合条件的QDII机构发放投资额度合计30.8亿美元。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6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华安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在6月19日获批了新额度。总体来看,截至6月底,证券类机构(基金公司+券商)累计批准额度共计942.90亿美元,与5月底的921.70亿美元相比,新增额度超过20亿美元。
各家基金公司最新获批额度不一。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中欧基金、博时基金、睿远基金等均获批5000万美元额度。南方基金、华宝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等均获批4000万美元额度。银华基金、中信保诚基金、长城基金、海富通基金、招商基金等均获批3000万美元额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证券类机构中,睿远基金和财通证券资管成为QDII“家族”中的最新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显示,这两家机构尚未出现在5月末审批情况表的名单中,而在6月末审批情况表的名单中,睿远基金和财通证券资管均在6月19日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额度。
截至6月末,在证券类机构中,易方达基金以77.80亿美元的QDII获批额度居首;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均超过60亿美元;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均超过40亿美元;博时基金超过30亿美元。
博时基金认为,此次公募机构增加QDII额度,有利于满足投资者对海外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合理需求,助力投资者跨境投资的便利化,进一步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同时,QDII额度增加,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金融双向开放新格局和跨境资本双向流动,促进跨境资本流动保持平衡,还将推动境内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促进跨境资产管理的发展。
海外多元配置正当时
近年来,通过海外多元配置低相关性的资产以降低组合波动、多元化收益来源,成为了很多投资者的选择。广发基金认为,当A股受宏观环境或行业周期影响陷入震荡时,海外市场有机会为组合争取更多元的收益来源。反之,若海外市场(如美股)因政策调整或地缘局势影响而出现波动,国内A股市场凭借自身经济韧性与政策支撑,或有机会逆势上扬。
回顾上半年的海外市场,华宝基金首席投资官、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周晶近期表示,2025上半年经历了全球资产再平衡的过程,非美权益资金净流入正在“均值回归”,全球流动性充裕仍支撑风险资产估值。在今年下半年的某一时刻,在高利率和高关税冲击下,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或逐步降低投资和消费,并引发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可能最终倒逼美联储降息。在利率下降周期中,长久期资产将明显受益。
对于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周晶表示,尽管去年9月以来港股市场上涨明显,但拉长时间来看,港股表现仍然落后于全球大多数市场。他认为,从长期维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优秀的离岸资产。港股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全球资产的再平衡和资金南下则提供了资金供给。
此外,汇丰投资(香港)的基金经理蔡嘉霖近期看好亚洲美元债券的投资机会。他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和贸易面临挑战,但亚洲经济体的增长依然强劲。许多亚洲经济体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表现出显著韧性,这是投资亚洲美元债券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