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7 07:35:50 股吧网页版
混合量子系统实现超精密传感
来源:科技日报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可调量子传感技术——一种混合量子系统,能帮多种技术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其应用前景广阔,从探测宇宙中的引力波、监测环境,到生物医学诊断和成像。该突破性成果标志着量子传感技术迈入新阶段,为医疗、天文、信息等多领域的技术革新提供了坚实支撑。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近年来,随着量子光学发展,传感器的灵敏度正不断逼近一个被称为“标准量子极限”的理论边界——由于在微观尺度进行测量时,不可避免地受到量子噪声干扰所造成的限制。要突破这一极限,必须引入先进的量子技术来抑制这些噪声。利用量子纠缠等非经典物理现象,可以有效突破这些传统限制。

  此次的新系统首次实现了大规模纠缠,涉及多光子态与大型原子自旋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独特的技术组合,使系统能够实现“频率相关压缩”,从而动态降低宽频带范围内的量子噪声。这对于需要高灵敏度的引力波探测以及其他精密传感技术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团队利用了两种关键技术:“压缩光”是一种将量子噪声压缩至标准量子极限以下的特殊光态,通常可以降低光的振幅或相位噪声;而“负质量”自旋系统由大量原子自旋组成,具备将噪声符号从正转负的能力。当传感器信号与该系统结合后,能有效抑制量子噪声。

  传统方法要实现压缩和噪声抑制,往往依赖庞大的光学装置。例如,LIGO和VIRGO引力波探测器就使用了长达300米的光学谐振腔。而新系统可在桌面级设备上实现类似性能,显著提升了其实用性和部署灵活性。

  在生物医学方面,该混合量子系统可提高磁共振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助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在天文学领域,有助于增强引力波探测器对时空涟漪的捕捉能力,推进黑洞碰撞、中子星合并等宇宙事件研究;在基础物理学方面,则有助于加深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理解。此外,该系统还可应用于量子通信和计算,支持量子中继器、长距离安全通信和量子网络中的存储单元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