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重点活动——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数智新动能,普惠新未来”为主题,总结、探讨我国金融业如何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与转型发展机遇,扎实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全力促进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表示,未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一是要不断深化普惠金融在金融改革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继续加大技术手段的应用,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和智能化;三是要不断优化和丰富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供给,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能力和自身竞争力;四是要加大对新型从业者、特定人群等人员的关爱,不断提高普惠金融的精准度和便利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就数智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战略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要用好数字科技来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一要增加金融供给,缓解融资约束;二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三要推动金融机构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四要扩大消费需求,拉动产业发展;五要助力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通信学会金融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科创中国”金融科技服务团团长、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巡视员杨竑表示,我国普惠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普惠金融体系持续完善,相关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数字化转型和数字金融、智能金融的崛起,为普惠金融带来新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机遇,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遵循金融规律,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副总工程师李文雷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同时中小企业也是金融深耕细作、大有作为的领地。近年来,在贯彻落实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战略部署方面,火炬中心从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搭建金融机构和企业沟通交流平台、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重点发力。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杨虹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完善政策框架,创新政策工具,畅通惠企政策传导,强化政策效果评估,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良好态势。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加强部门协作,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邮储银行网点遍及城乡,自成立以来一直坚守普惠战略。”邮储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耿黎介绍,该行积极打造小微金融数字化转型5D(Digital)体系,即数字化营销、产品、风控、运营和服务体系,近三年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4.5万亿元;截至今年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结余1.67万亿元,其中线上贷款结余占比达到87%。
耿黎表示,未来,邮储银行将积极运用系统的观念,推动“五篇大文章”创新融合发展,依托“线下物理触达+线上数字赋能”双轮驱动,促进均衡发展。
北京金融街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北京金融街研究院理事长、执行院长于合军表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数字技术以突破时空限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风控的强大能力,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为破解传统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难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数字普惠金融正深刻改变着金融服务的形态和触达范围,让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惠及千企万民。
会上,《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报告(2024)》新书发布暨《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报告(2025)》编撰启动仪式正式举行,同时还举行了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发布仪式。
据了解,数字普惠金融大会至今已举办七届。大会通过政策解读、趋势探讨、成果发布、案例分享、优秀表彰、产品展示、合作交流等方式,旨在展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成就,打造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品牌,共建数字普惠金融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