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行业现罕见百万级高额罚单。
7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近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中,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雨点”)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处罚249.1万元,而这一金额,已刷新央行对小贷公司开出的罚单金额新高。
对于此次被罚事件以及近期围绕该公司争议不断的培训贷问题,小雨点向北京商报记者给出了回应。
回应高额罚单,完成全部整改
本次公布的百万级小贷高额罚单中,主要采取的是双罚制。
根据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披露的信息,小雨点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处以249.1万元罚款,除了机构被罚外,也有公司相关责任人被处罚,时任首席风控官曹某、时任运营总监陈某帆分别被处以14.2万元罚款,处罚公示期均达五年。

对于此次被罚事件,7月6日,小雨点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对我司2023年1月1日—2024年7月31日期间征信管理事项进行了全量检查;本次检查属于行业常规执法检查,也是我司自2017年8月接入人行征信以来,第一次接受人民银行的现场执法检查。针对检查发现存在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小雨点此次被罚金额,已刷新央行开出的小贷罚单新高。从违规事由来看,主要因违反征信相关管理规定。
梳理《征信业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来看,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主要涉及未授权采集、违规提供信息、非法查询、不良信息处理违规、未按照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和处理等行为。
“部分行为情节严重时可能被处以数百万罚款。”一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小雨点因违反征信相关规定遭高额处罚,暴露其信用信息管理的漏洞。例如,征信异议标注缺失,可能导致用户信用信息纠错渠道受阻,影响征信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在王蓬博看来,这背后也反映出机构在征信报送流程设计上存在缺陷,同时也表明其内部合规审查机制存在漏洞,未能有效监督征信报送环节,使得违规操作出现。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则称,高额罚单的公布,表明当前金融监管仍处于高压态势,反映出相关机构在征信业务等方面存在的合规隐患。收到罚单不但会对机构利润形成侵蚀,也会影响其市场口碑,甚至也有可能影响到合作机构的市场选择。
不过,谈及此次罚单是否会影响公司业务,小雨点称,“公司业务均保持正常、稳定运行,并不受此事件影响”。
回应培训贷争议:加强合作商户合规培训
此次被罚的小雨点,底色如何?
引发关注的是其股东背景。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30000万美元,位于重庆市,隶属于恒基兆业地产集团,背靠以李家诚为代表的香港李兆基家族,李家诚现为小雨点集团的控股股东。

李家诚于1971年出生于香港,是被称为“香港股神”和“香港地产大亨”的李兆基之子,香港艺人徐子淇之夫。目前,李兆基家族旗下拥有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上市企业。
背靠香港地产大亨,但小雨点目前贷款体量并不大。
从产品来看,该公司旗下产品有雨商贷、雨花贷,前者是面向全国“三农”群体、小微企业的互联网小微信贷产品,年化利率12%起;后者作为消费贷则专注场景分期,尤其在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分期信贷服务上引发关注。
官网显示,小雨点目前服务用户超560万,合作企业2000多,合作金融机构超120家。北京商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小雨点累计放款金额仅在480亿元左右,其中业务中超80%投放向小微,C端消费贷在贷余额占整体余额10%左右。
尽管占比少,但小雨点在教育分期场景中,争议不断。其中就有不少消费者发声,遭遇诱导分期贷款、虚假宣传、高额利息、退费被拒等问题。
其中,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一消费者提到报名时遇到被诱导办理分期贷款的情况,其在小雨点合作的教育机构处报名行政管理班,分期费用5382元,已交2240元。“但报完名后一节课没看,且联系不上,平台也登不上去,才意识到被诱导分期了。现在他们人也找不到,但是小雨点的人却天天催我交钱,肆意骚扰恐吓我。现在要解除分期退还已支付费用。”该人士提道。
“报名时未明确提醒实为贷款,报名后未完成教学服务,但又要求继续还贷,否则将影响征信。”这是消费者反映的典型遭遇。
苏筱芮认为,小雨点和合作机构被指诱导分期贷款、退费被拒等问题,反映其在金融营销宣传、金融消保领域的合规水平有待提升。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向小雨点方面求证采访,后者也给出了相关回应。
其指出,“我司教育培训贷款产品属于场景类消费金融的常规产品,业务模式属于行业通行的典型模式。目前C端消费贷在贷余额占公司整体余额的10%左右”。
对于培训贷合作方管理问题,小雨点称,公司在产品设计、营销管理、退费流程设置、合作方管理等方面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基于场景消费金融与商户之间的依赖特性,公司一贯注重对合作商户的管理,并从管理制度、协议约束、合作方行为守则等方面,建立了对合作商户的管理体系,包括线下走访、合同约束、日常业务监测、消费者投诉处理、贷后回访等方式开展管理及监督。
以贷后回访为例,小雨点主要以电话形式安排定期电话回访,以了解消费者的贷款真实性及有效性,是否存在被误导、是否存在第三方收费等情况。据透露,该类回访比例为20%左右。若消费者反馈存在异常,公司会提醒注意相关风险;若涉及合作商户的,也会联系合作商户核实情况,协助消费者进行处理。一旦发现合作方出现主观性、常规性损害客户权益的行为,公司会立即停止合作。
“然而,即使我司已采取种种方式,但基于消费贷款产品小额、分散且面向广泛C端客群的特性,客诉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的痛点和难点。”对此,小雨点称,将在合作商户管理的纵深度、对客投诉及舆情管理方面,作出进一步升级和优化,加强合作商户的合规及消保培训、升级对客投诉管理以应对市场提出的新挑战。
回应业务战略:重点发力小微企业群体
事实上,今年来,频有小贷公司因征信、数据合规等问题被处罚。苏筱芮认为,这也表明小贷机构未建立有效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机制,后续需从顶层机制进行完善,不断严密数据安全防线,同时将征信业务、数据安全与金融消保工作进行融合,不断增强金融消保的工作水平。
“后续,机构需要依照今年以来落地的小贷新规、助贷新规两项基本文件,全盘梳理用户借款链路,对其中不合规的业务环节进行整改,同时也应当建立好场景方合作营销规范,重视金融消费者的借款真实性并加强回访。”苏筱芮补充道。
王蓬博同样称,建议小贷机构加强合规培训,提升征信管理专业能力,从制度、技术、人员多层面强化合规治理。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小雨点官网上,鲜少能看到关于消费贷的相关宣传,更多是倾向于雨商贷的介绍。
不难看出,在消费者端培训贷争议不断、监管侧高额罚单警示之下,小雨点后续的战略走向,或进一步向小微企业群体融资倾斜。
但众所周知,小微企业群体目前普遍面临客户信用评估难、资金成本高、贷后风险高等挑战。
“服务小微企业将一直是小雨点着力发展的重点,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打造出独特的竞争力。”小雨点方面称,在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中,信息获取是金融机构风控的核心挑战。目前,小雨点已与多家支付、生活服务、移动通信等行业头部企业和数据服务商建立数据合作。
例如,该公司近年来与快递物流数据商合作,分析发现收发快递频次长期保持稳定或持续增长的客户风险较低,收发快递相关画像特征已应用到风控模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