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6 19:51:30 股吧网页版
“末日地震”谣言搅动日本,今夏酷暑飓风考验接踵而至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潘寅茹

  周末,一场关于地震的谣言搅动日本。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7月4日开始,“日本将发生毁灭性地震”的消息,逐渐霸榜社交媒体平台。

  传言缘起日本漫画家龙树谅1999年出版的《我所看见的未来》中描绘的梦境:“日本2025年7月5日凌晨4时18分将发生大地震。”

  就在7月5日凌晨4时,近25万人蹲点观看了日本全国紧急地震速报进行的视频直播,日本气象厅网站也一度因访问人数过多而瘫痪。不过,“毁灭性大地震”并没有应验,当天仅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附近海域发生5.4级地震。

  事后,包括日本政府、气象厅等官方机构接连出面辟谣。

  不过,受到“末日地震”谣言的影响,亚洲多国民众近期赴日旅游意愿下降。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专家木内登英预估,谣言的外溢效应,至少会对日本造成5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8.7亿元)的经济损失。

  政府与科学机构接连辟谣

  据央视新闻报道,5日上午日本气象厅召开发布会,再次强调“7月5日大地震”纯属谣言,地震无法精确预测,呼吁民众回归理性。

  至于5日鹿儿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地震,日本气象厅发言人强调,与传言“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近期,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附近海域频繁地震。日本气象厅的监测显示,6月21日至7月5日,当地已发生至少1329次小规模地震(最高5.5级)。吐噶喇列岛位于鹿儿岛县南部,由12座岛组成,其中7座有人居住。日本专家认为,当地频繁地震属火山活动引发的“震群型地震”,能量释放均匀,与特大地震前兆无关。历史数据显示该区域每3-5年就会出现类似活动。2021年12月和2023年9月也曾出现过地震活动频繁的状况。

  日本气象厅最新数据显示,7月6日当地时间14时01分发生4.8级地震,最大震感为震度5级,震源深度20公里。本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的风险。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气象厅地震海啸监视科科长海老田绫贵说,预测地震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何种规模。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预测这三点,此类谣言传播纯属骗局。

  东京大学退休教授罗伯特·盖勒也强调,“地震预测仍是世界难题,无证据支持特定日期灾难。日本国土地理院也驳斥预言中所谓的”日本-菲律宾海底爆发的地质矛盾,表示两地分属不同板块,间隔6000米深海沟。

  自然灾害预警常在

  日本政府3月31日发布的《南海海槽大地震风险评估报告》提到,未来30年内,该区域发生8级以上特大地震的概率从70%提升至80%。这一调整基于近年来地震数据的积累与板块应力监测的结果。

  日本气象厅5日再次强调,尽管政府预计未来30年发生8级以上地震概率达80%,但这是基于地质周期的长期统计,与所谓的预言无关联。

  除了地震,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饱受飓风、热浪等极端气候灾害影响。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加剧,日本面对极端气候的考验也日趋频繁。

  今年2月,日本遭遇“十年一遇”的最强寒潮,由于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降雪达到“灾害级”。这场寒潮一度造成当地滑雪场停业,旅游业受损,物流运输中断。

  进入夏季,日本刚刚度过“最热6月”。据日本气象厅数据,今年6月日本平均气温较基准值高2.34摄氏度,成为自1898年有纪录以来最热的6月。日本气象厅表示,今夏日本全国将迎来长时间的酷暑天气,预计高温天气将持续到9月。目前,第3号台风“木恩”已于7月3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中心位于日本东京南偏东方约1150公里的洋面上。预计“木恩”将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洋面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转东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

  7月4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防范自然灾害。首先,提高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密切关注地震动态、气象预警和防灾信息,必要时尽早撤至安全区域。其次,注意出行及交通安全,遇暴雨等极端天气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时远离河道、海边及山区。第三则需关注个人身体健康状况,高温天气下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及时补充水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