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杨井鑫福州报道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经济省份,福建正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引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驱动新质生产力破浪前行。
做好科技金融工作,既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近年来,福建省通过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集,为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今年,福建金融监管局加大科技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出台了《关于辖区银行业保险业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引导福建金融机构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对接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和风险保障需求,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025年,福建金融监管局与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科技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贷款等政策性科技金融产品推广。同时,促成兴业银行获批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为股贷联动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在同业中首创线上自动评估知识产权价值,并依托评估结果创新推出善新贷、善科贷等产品,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
截至一季度末,福建全省科技企业贷款规模6484亿元,同比增长24.92%。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5519亿元,同比增长18.2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987亿元,同比增长42.83%。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福建金融监管局不断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尤其是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效果显著。
福建金融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汪祺臻提到,福建金融监管局与福建省相关部门建立了涵盖625家企业的知识产权“白名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5月末,全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贷款余额5285亿元,同比增长13.51%。
监管还大力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截至5月末,全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余额490亿元,同比增长35.92%。
同时,福建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发展普惠金融,是福建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的重要方向。
汪祺臻表示,监管全力提升辖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走深走实,创新运用“闽易融”贷款码,实现融资需求推送、政府审核推荐、银行授信放款的全流程线上操作。
截至5月末,全省累计走访的经营主体377.9万户,授信规模4937亿元,放款规模4091亿元,累计放款的年化利率为3.64%。全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接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6.83%;1—5月投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3.71%,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是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截至5月末,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6892亿元,同比增长19.42%;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2476亿元,同比增长6.6%。
此外,福建省绿色信贷、数字产业贷款规模也实现稳步增长。截至5月末,福建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2598亿元,同比增长7.72%。截至一季度末,福建省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2%。绿色信贷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到12.34%,比年初提升0.6个百分点。
“下一阶段,福建金融监管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探索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强化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新质生产力,为促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汪祺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