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字健康管理平台微脉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港股主板市场,本次IPO由招商证券(香港)与德意志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微脉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内地最大的服务患者的AI+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按2024年收入计算,该公司位列中国内地前三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
透过招股书披露,微脉公司是估值达41亿元的独角兽,自成立以来截至今年初完成D+轮融资后,公司累计完成六轮融资,估值达5.6亿美元(约41亿元人民币)吸引源码资本、IDG资本、百度资本等头部机构,还引来了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腾讯联合创始人吴霄光等互联网大佬。
财务数据方面,微脉却面临着主营业务增长停滞。根据招股书披露,微脉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营收分别为5.12亿元、6.28亿元和6.53亿元人民币,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营收保持正增长却难以扭转净利的亏损,2022年~2024年净利亏损分别为4.14亿元、1.50亿元和1.9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7.5亿元,尚未实现整体盈利。
不过与此同时,经调整净亏损有大幅收窄,从2022年的2.33亿元降至2023年的9911万元,再到2024年的3020万元,2023年和2024年分别同比收窄57.5%和69.5%。同时,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17.2%提升至2024年的19.9%,显示业务运营效率有所提高。
微脉在招股书中特别强调,其绝大多数全病程管理中心已实现月度医院合作经营利润率正数。截至2025年6月20日,微脉已与157家医院直接签约并设立全病程管理中心,同时在每家合作医院配备多学科健康管理团队。
在业务收入构成上,全病程管理服务贡献了72%的收入,占收入大头,2024年该项表现为4.7亿元,医疗健康产品销售收入1.26亿元占19.4%,保险经纪业务收入5626万元占8.6%。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营收支柱的全病程管理服务,2024年收入增速从2023年的10.46%降至7.49%;保险经纪业务的收入也同比下滑37.48%至0.56亿元;仅医疗健康产品销售业务保持28.4%增长。
微脉公司对合作医院的依赖性也在公司的招股书风险提示中有所体现。微脉称,公司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与医院的合作关系。倘若无法维持与合作医院的现有关系,或无法找到对公司未来扩张至关重要的新医院或机构并与之合作,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